欢迎访问繁星中文网!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 标语

西双版纳标语文字集合60句

2022-02-21 03:28繁星中文网

西双版纳标语文字集合60句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西双版纳是傣族人聚居区之一,在云南南部。西双版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它的突出特点,就在于两种优势的融合,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美。

  2、学习本文运用的对照手法,并加以运用。

  3、培养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充满民族风情的游记,在作者的笔下,展现了西双版纳美丽、富饶、神奇的一面。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向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从他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本文紧扣“美丽”二字描写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之美和人文景观之美,五个小标题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美丽”的鲜明的特征,教学本文着重引导学生先从总体上寻找美丽,再围绕小标题带领学生欣赏、感受美丽,和作者一起身临其境,体验、享受美丽,在体验中带领学生去了解享受着自然之美和创造了人文之美的傣家人的生活情趣、宗教信仰、人生态度,去欣赏本文饱含感情的、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了解作者,解决字词

  三、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说说文中西双版纳的美丽体现在何处?

  2、文中的五个小标题从五个不同的角度突出了“美丽”二字,给人印象鲜明。前四个小标题是名词性短语,你能否将第五个小标题也改成含有“庙”字的短语?

  从这五个小标题也可以看出:文中所写的美丽包括自然景观之美和人文景观之美。

  四:研读课文

  (一)研读“高高望天树”“悠悠野象谷”体会自然之美;研读“竹楼映蓝天”“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体会其中展现的民风民俗以及傣家人乐观向善的人生态度。

  1、“高高望天树”

  该部分描绘了一副全景的热带雨林图,望天树有什么特点?在这幅图中还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有怎样有趣的经历?

  2、“悠悠野象谷”

  野象谷的环境怎样?通常野象给游客怎样的感觉?而野象表演时的场面如何?该部分作者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3、“竹楼映蓝天”

  哪位同学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傣家竹楼的特点?傣家人热情好客,他们待客的饮食有什么特色?

  4、“妩媚傣寨水”

  这部分写了傣家人的几件事?傣家人有怎样淳朴的民风?请体会傣家人对水的不一般的感情。请描述水中嬉戏的美丽画面。

  5、“笑对生与死”

  傣家人对佛的虔诚体现在何处?傣家人因何能笑对生与死?由此可见他们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二)感悟情感

  自然风景、民俗风情交织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令人心驰神往。身临其境,作者的心情如何?感悟全篇,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品味语言

  找出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说说句子的表达效果。

  例:望天树直插蓝天,高约60多米。写望天树之高,用“插”字写出其笔直的挺拔雄姿。,

  竹楼外形像一只孔雀,又像一顶巨大的帐篷遮掩于蓝天绿地之间。

  (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竹楼的外形,点明了小标题,突出了竹楼“映蓝天”的特征。)

  (四)活动体验

  如果你有机会去西双版纳,你最想奔向哪处景点?如果去傣家做客,你最想和他们聊些什么?

  五、小结

  六、板书设计

  高高望天树

  悠悠野象谷 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景美)

  竹楼映蓝天

  妩媚傣寨水

  笑对生与死 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人美)

  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2、感受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会作者表达了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1、重点: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2、难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配合。

  教学设想: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作一般性的引导。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播放音乐《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展示图片,创设情境,介绍西双版纳。

  优美的'旋律引起我们无尽的遐想,美丽的画面能让我们身临其境。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李舵的《美丽的西双版纳》,一起畅游一番。

  二、正音正字

  傣族 雪茄 狼狈 村寨 贿赂 祈求

  三、整体感知,感受美

  1、组织学生自读课文,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西双版纳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

  2、说说课文写了哪些美丽的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每幅图画的特征。学生思考、发言。

  四、再读课文,表现美

  1、西双版纳因为其美,成为大家旅游度假的首选。对傣族人民来说,这是很大的机遇,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导游紧缺,决定到全国海选导游。今天来到我校招募导游,希望同学们积极应聘。

  认真阅读,结合文章的所写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然后以导游身份介绍西双版纳。

  2、其他同学评价刚才几位小导游的导游词,说出其中的优缺点。

  3、根据以上讲解,我们了解到西双版纳的美景可以分为哪几种景观?它们有什么特点?

  自然景观神奇秀丽

  人文景观质朴意深

  五、品味语言

  我们跟随李舵领略到了西双版纳的美,这主要还要归功于他那美丽的语言。现在就让我们来仔细欣赏这些优美的片段。

  例:(1).“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到西双版纳去,是我很久以前的一个梦。这次,我终于飞到了西双版纳,在那醉人的暖风中,观热带雨林,涉澜沧碧水,登傣家竹楼,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图片,留下了一串串彩色的记忆……

  赏析: “神奇秀丽”概括了西双版纳的景物特征, “心驰神往”写出了人们对西双版纳的神往。“观、涉、登、拍、留”用得十分准确传神,表现旅游观光行程之紧凑,方式之多样,心情之愉悦。“一张张、一串串”又表明拍下的珍贵照片数量之多,收获之大及留下的彩色记忆印象之深。(默看)

  从文中任选一个词语、句子或片段进行赏析,品其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自荐“赏析片段”,同学互评)

  六、探究

  文章有五个小标题——《高高望天树》、《竹楼映蓝天》、《悠悠野象谷》、《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这是对刚刚欣赏过的版纳风光习俗的概括,你觉得这五个小标题用得好不好?如果好,好在哪里?如果不好,又是为什么?你能拟一个比它更好的标题吗?

  示例指导:“高高望天树”这个标题有好有不足,好在“高高”二字指出了望天树的特征,更隐含了作者的喜爱、仰慕等感情,不足在这部分内容似乎只有第一段写了望天树,第二、三、四段都与望天树无关,不足以概括这部分内容。

  学生选择一个小标题自己先思考,再四人小组简单讨论交流一下,推荐代表发言,教师巡视指导。

  七、总结

  《美丽的西双版纳》一文真正做到景美、人美、语言美的完美结合,整个一节课我们共同穿梭于美丽的热带雨林,感受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大家都陶醉在美丽的氛围之中,在老师的眼中同学们个个都显得很美。

  如果大家都拥有发现美的眼睛,鉴赏美的心灵,创造美的言行,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八、布置作业:

  同学们,相信你们也去过许多美丽的景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一处,也用生动的语言向大家展示它的美丽。(字数不少于300)

  板书设计

  美丽的西双版纳

  望天树——高高

  自然景观 神奇秀丽

  野象谷——悠悠

  竹楼——映蓝天

  人文景观 傣寨水——妩媚 质朴意深

  生与死——笑对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2.对照手法的运用。

  3.感受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会作者表达了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配合。

  【课时安排】二课时

  【学习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独学 自读课文,阅读课文,

  1、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澜沧( ) 傣家( ) 蘑菇( ) 橘园( ) 蕨菜( )

  村寨( ) 竹篾( ) 竹笋( ) 一缕( ) 藤萝( )

  贿赂( ) 勐( ) 斑斓( ) 戏嬉( ) 妩媚( )

  一簇( ) 缅甸( ) 焚香( ) 祈求( )

  2、在横线上填上词语。

  :整个心神都奔到向往的地方,指一心向往。

  :长久,遥远。

  :姿态美好可爱,多形容花木、女子等。

  :灿烂多彩。

  :佛教用语。指信仰佛教的人们。

  3、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李舵是著名的少数民族作家。他所写的《愿你听到这支歌》曾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作品简介

  《美丽的西双版纳》选自《大自然探索》2001年第三期,有删改。本文描写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向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三、对学

  1.文章开头一段写什么?有何作用?

  2.文章五个部分,具体写什么内容?作者是怎样写的?

  3、品味语言

  探究:从下面几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你能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吗?你能讲一讲这些词语对表达感情的作用吗?

  (1)主人家里的老爷爷蹲在竹楼上抽着自制的雪茄烟,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活像一尊塑像。

  (2)将竹席铺在割完的地里,田地就成了打谷场。男人先用自制的农具把割下来的谷子粗粗打一遍,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的女人们,手中挥舞着木锤再细细地打谷子。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

  4、学习对照手法 思考:找出文中运用对照手法的地方,并分析。

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精选」

  西双版纳这个被誉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的傣族之乡,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眼前。今天小编就来分享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一)

  从小爸爸妈妈就带我去过很多美丽的地方,比方说海口啊、三亚啊、昆明啊、西双版纳啊、北海啊、贵阳啊等等,但让我觉得最美丽而又最迷人的地方还要属西双版纳了。

  在西双版纳我幸运的参加了傣族的泼水节活动,那欢乐的场面直到现在还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记得那一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早上十点,泼水节即将开始了,我们一家三口也按照傣族人的庆祝的规矩,换上了鲜艳的民族服装,当我刚穿上傣族服装时,我听到店里的老板笑哈哈地指着我说:“猫多哩!猫多哩!”这是什么意思啊?后来我一打听才知道,这是“帅小伙”的意思,原来呀,傣族人管帅气的小伙子叫“猫多哩”,管漂亮的小姑娘叫“稍多哩”,真是太有趣了!

  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四面八方的游客与傣族的姑娘小伙子们一起围在一个大型的水池边,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一个塑料小盆,当主持人喊“水、水、水”,喊到第三声“水”时,我们每个人用小盆舀水一齐抛向天空,在一片锣鼓声中,欢乐的水花从天而降,那一刻,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幸福和欢乐,即使每个人的身上都湿透了,可是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大家你往我身上泼,我往你身上洒,仿佛此时此刻大家都回到了童年一样,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水战,相信也只有在这里泼水变成了一项神圣的活动,要知道平时在家里我玩下水枪妈妈都要?哩吧说呢!

  激烈的水中大战,让我们玩得尽兴,回到清静的傣族楼里休息片刻,到了晚饭的时间了,好客的傣家人介绍我们品尝了当地有名的傣味烤鱼,这烤鱼可和我们这里的烤鱼不一样,他们的烧烤是用像是荷叶一样的东西包着,烧烤的配料都是当地的风味,那口味真叫一个绝啊!记得当时我们还吃了很多当地的野菜,对了,我还品尝了正宗的竹筒饭呢!劈开竹筒的瞬间,一股大自然的清香扑鼻而来,软软的糯米在口中有股回甜回甜的味道……

  如果有人问我,哪里的烧烤最好吃,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他,西双版纳的烧烤最好吃;如果有人要问我,哪个地方最好玩,我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他,西双版纳的泼水节最好玩;如果有人要问我,哪个地方最美丽,我会大声地告诉他,西双版纳最美丽。

  朋友,还犹豫什么?西双版纳是你值得一去的地方!

  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二)

  我们的云南旅行 ,其中有一站就是美丽的西双版纳。我们从昆明机场前往西双版纳,仅仅需要50分钟。

  西双版纳,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因为是热带雨林地区,那里的水果各种各样,路边的树上挂满了新鲜的水果:芒果、木瓜、菠萝蜜、椰子……简直是应有尽有。那里的少数民族同胞特别地淳朴,他们从不担心自家树上的水果会被人偷摘,家家户户的门可以放心到从不关闭。接待我们的“小玉”特别热情,把当地的风俗和注意事项一一向我们介绍,并邀请我们整个团队去她家里体验感受,品尝当地有名的普洱茶。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 ,用我妈妈的话说,就是一个“天然氧吧”。那里的`空气新鲜得你大口大口地吸,感觉都来不及。公园内有漂亮如花的蝴蝶、矫健美丽的孔雀、吼叫声此起彼伏的野象……我忍不住前去观看了大象 表演选美女做老婆。别看它是个动物,你别想糊弄它,不是美女,绝对不会被它选中的。直到一个穿红色马夹的小美女被它一眼看中,大象竟然还要求她亲亲它。但小美女有些害羞,工作人员给大象擦好鼻涕,小美女才放心地亲吻大象的脸,大象也用鼻子亲亲它的老婆。这样它满意了,才以躹躬的形式退场了。大象的可爱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在这个有着美丽的热带雨林的西双版纳,还有着很多有趣的民族风俗,比如那里的女人是娶男人回家的,因此比较重女轻男……如果一一介绍,真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如果大家还没有去过的话,我可是很推荐哦,去过了绝不会后悔!

  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三)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的南部边陲,那里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风景宜人、景色秀丽,是著名的旅游圣地。西双版纳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几百里连成一片,那里有许多高大常绿乔木,高耸入云、遮天盖日。这里不仅有高大的常绿乔木,而且还有许多野生动物呢!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介绍吧。

  当你走在雨林中的石板路上,你就会看见一群大象在树丛中静悄悄地散步,有的大象在舞动长鼻子好像在和你招手呢:继续往前走,你会发现雨林中的猴子,它们的姿态千奇百怪,有的在树杈上睡大觉、有的在吃野果、还有的抓着树藤荡来荡去;再往前走,你会看见一群群美丽的孔雀,它们在树林中翩翩起舞……西双版纳的植物园里有花、有草、有树 ……

  鸟语花香,芬芳扑鼻。那里有神奇的跳舞草,当你走到它面前,只要你唱出优美的歌声,她就会谁个随歌舞动。还有美丽的大王莲,它的叶子很大,像一个大澡盆,可以坐上一个60~70公斤的人。最有特色的是神秘果,它的神秘就神秘在于只要你吃了它,无论你吃了酸的柠檬还是苦的李子,都会感到它们是甜的,而且香甜可口。神奇的植物还有很多很多,如:猪笼草、含羞草、见血封喉……。迷人的西双版纳,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四)

  今年春节,我们一家三口去云南西双版纳过年。西双版纳在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在这里一年平均气温只有28度,一年中只有旱季和雨季,所以便有了“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说法。西双版纳像蒙着神秘面纱的女郎,隐藏在原始与现代之间。它那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又因当地少数民族种类很多,为美丽的她增添了许多民族风情。

  在这里有许多“勐”字开头的街道,如:勐海路、勐仑路、勐龙路、勐腊路等等,这里有我们课文《难忘泼水节》中周恩来当时所在的泼水地方——曼听公园,这里还有平静躺在澜沧江眉公河边的酒吧街,它们一排排,一簇簇,每当夜幕降临,闪烁的灯光,像五彩斑斓的宝石,向人们展示西双版纳迷人的魅力风情,而令我最心旷神怡的却是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公园。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总占地面积两万五千亩,是西双版纳最大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点之一,公园融汇了独特的原始森林自然风光和迷人的民族风情。这里有北回归线以南保存最完好的热带沟谷雨林,内含十大景区和五十多个景点,体现了“原始森林,野生动物,民俗风情”三大主题特色。

  走进大门,我们坐上电瓶车,看着车外边的风景。这儿真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大公园。瞧,车道两旁长着郁郁葱葱的小草,一阵风吹来,你就可以闻到它们身上的芳草清香,它们舞动着身姿,仿佛正在向游客们鞠躬,又好像在热烈欢迎我们的到来。树木以大棕榈树居多,笔直笔直的,耸立在路旁,像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哨兵。有的榕树,像长满了胡子和蔼可亲的老公公,还开放着许多鲜艳的野花。

  第一站到了,我们下了车,往前走几步便来到一座铁索桥,原来我们要走过去参观那里的爱伲族小寨。这桥上不大,只能二人并排走着,是由木板、铁索和麻绳围网组成的,走上去难免会摇摇晃晃,一些胆小的人走上去总是会心惊胆战。桥下面是深深的沟谷,有缓缓的溪水流过,沟谷两边长满了茂盛的树木,开着许多不知名的花。真是太美了,这些是我在大城市中从没看过的。过了桥,我们就到了爱伲族小寨,他们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跳竹竿舞的音乐和道具,音乐响起,游客们在爱伲族姐姐们的带领下跳了起来,刚开始总被竹竿夹到脚,跳着跳着就熟练了。我们还参观了她们的乐器,有可以吹出音乐的牛角,有可以击打用牛皮绷好的鼓,还有一种很长的特色鼓,各种男耕女织的工具等等,爱伲族真是一个载歌载舞的民族,她们早上唱歌,忙完一天的劳作就聚在一起跳舞,我想她们一定很幸福。我不得不佩服这些勤劳、朴实、智慧而乐观的少数民族,她们用美妙的音乐、甜美的歌声、优美的舞蹈去释放一天劳作的疲倦。

  出了爱伲族,我们乘着车,玩了其它的景点,最后我们来到了孔雀山庄,这是一个很大的孔雀繁殖基地,。山庄中心有一潭清澈的湖水,湖水中心有一座王子亭,东边是车道,西边是长廊,南边是孔雀的“家”,北边就是孔雀们玩耍的地方了。这个孔雀山庄可真是名不虚传,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多的孔雀,也没见色彩那么亮丽的孔雀。孔雀们悠闲自在地迈着轻盈的步伐走来走去,像是骄傲的公主跳走优雅的舞步。有的孔雀是蓝绿色的,有的是纯白色的,有的拖着长长的大尾巴,有的却没有尾巴,那些拖着长尾巴的雄孔雀们,好像时刻准备着向对手展示自己那漂亮的尾巴,去赢得雌孔雀们的青睐。游客们纷纷投放一些喂食孔雀的饲料。这些孔雀一点也不怕人,时不时看你两眼,轻轻啄着饲料,虽然它们的喙又尖又硬,但它们真的很温柔,像斯文腼腆的少女。下午五点,有趣的“孔雀南飞”节目开始了,工作人员是几个身着傣家服装的姐姐,她们挥舞着五颜六色的长旗,把孔雀们赶到湖的岸边,再一赶它们先是二三只飞向湖的对岸,接着就两排整齐的队列般各自有序的飞向对岸,真不知道,是经过后来的训练,还是孔雀天生就是优雅的动物,你看它们飞得是那么整齐,带头的那只,飞得又高又远,有的得稳稳当当,有的时不时拍打翅膀,最后的这只爪子沾到水面,划出了一道水痕线。各种姿态真是不能只用一个“美”字来形容。你们一定想不到那么大的孔雀,竟然还会飞吧。看!哪边还有几只顽皮的孔雀在和姐姐们玩捉迷藏呢,一会跳东一会跑西,我想它们大概是不愿回“家”,或是想多玩一会,又或是贪恋游客手里扔来的美食吧。

  夕阳西下,我置身于这“理想而神奇的乐土”上,怎么不令人心旷神怡?怎么不令人流连忘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