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繁星中文网!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 标语

地名普查宣传标语精选70句

2023-09-30 15:48繁星中文网

地名普查宣传标语精选70句

地名普查宣传方案范文四篇

  篇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工作方案

  为搞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动员,确保地名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国发〔20XX〕3号)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国地名普查组发〔20XX〕1号),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地名普查宣传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按照“围绕普查搞宣传,搞好宣传促普查”的总体要求,以普查政策、普查成果、普查经验与先进事迹宣传为重点,以保障和提升宣传效果为核心,进一步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方式,为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二、主要目标

  地名普查宣传工作的总体目标是,营造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心、重视、支持地名普查工作的氛围,确保普查顺利进行,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靠。具体目标是:

  (一)通过宣传,使地方各级党政领导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地名普查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通过宣传,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地名普查对提高公共管理与服务水平的重要作用,履行好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普查工作。

  (三)通过宣传,使广大地名工作者和普查人员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严守职业纪律,坚持普查原则,确保普查数据全面准确。

  (四)通过宣传,使广大社会公众进一步加强对地名和地名普查的了解,自觉遵守地名管理法规政策,提高支持、配合普查的主动性、自觉性。

  三、宣传内容

  要依据《地名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国发〔20XX〕3号)、《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国地名普查组发〔20XX〕1号)、《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规程》(国地名普查组发〔20XX〕3号)等法规和文件,重点围绕六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地名普查宣传工作:

  (一)地名普查的重要意义。深入宣传地名的基础功能和作用,深入宣传地名普查对加强和改善地名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维护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二)地名普查的内容和要求。根据地名普查实施方案和工作规程,深入宣传普查的目标任务、主要原则、安排部署、程序步骤、工作要求等内容。

  (三)地名普查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迹。总结普查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挖掘典型人物和生动事迹,及时宣传推广,充分发挥引导示范作用。

  (四)地名普查成果的转化利用。及时发布普查数据,广泛宣传推广各种地名普查成果转化产品。

  (五)地名管理的法治化和规范化。宣传地名管理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宣传地名命名更名的原则、程序和要求,及时公布和推广标准地名,提高全社会使用标准地名的意识。

  (六)地名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宣传普查中挖掘整理的各类地名文化遗产和地名文化产品,广泛传播地名文化知识,传承、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地名文化。

  四、宣传方式

  要充分发挥地名与百姓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地名普查工作。主要宣传方式有:

  (一)建立地名普查网站和微博。

  (二)播放地名普查宣传片。

  (三)开展街头地名普查宣传日活动。

  (四)举办地名文化研讨会、讲座等。

  (五)设立报纸报刊地名普查专栏。

  (六)开设地名标志广告栏和社区宣传栏。

  (七)张贴宣传海报和宣传画,悬挂标语条幅,制作电子宣传字幕。

  (八)开展地名征集和评选、地名知识竞赛等活动。

  (九)展示地名普查成果。

  五、组织实施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宣传工作,由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国务院地名普查办)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原则,密切配合,认真做好地名普查宣传工作。

  各级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加强对宣传工作的组织和指导,系统制定宣传工作计划,根据不同阶段工作重点和特点,组织策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加强督促落实,确保各阶段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国务院地名普查办可联合民政部办公厅新闻办、有关传媒公司、媒体单位和事业单位,切实做好普查宣传推广工作。要积极争取报刊、广播、电视、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各级各类媒体的大力支持。地名普查宣传活动的策划、实施、评估等工作,可委托专业传媒公司承担。

  六、具体安排

  普查宣传工作贯穿地名普查的全过程,要根据地名普查工作时间安排,紧密结合各个阶段任务,及时启动,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查宣传分三个阶段进行,各阶段主要任务如下:

  (一)第一阶段(20XX年底前)。

  要结合地名普查准备工作,重点宣传开展地名普查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及时报导普查的重大会议和有关党政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宣传各级普查机构的作用、普查人员的责任等。具体宣传活动包括:

  1.征集发布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视觉识别标志、标语口号(4-5月)。

  2.报导重大会议活动。协调主流媒体对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培训等重大普查活动和全国性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宣传报导(4-6月)。

  3.举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新闻发布会。请国务院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向社会介绍普查工作相关情况(4-5月)。

  4.建立地名普查简报制度(6月)。从今年6月至12月每月出1-2期简报,明年1月起每月出2-3期简报。

  5.设计建立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网。建立地名普查网站与民政部网站、区划地名司网站之间的专栏链接。督促各地建立普查专网,做到全国专网联通(5-6月)。

  6.起草印发《国务院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工作方案的通知》。部署全国地名普查宣传工作(5月)。

  7.编辑印发《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手册》(6-7月)。

  8.开辟部属媒体专栏。在《中国社会报》、《中国地名》杂志等报刊开辟地名普查专栏,策划专题报导,解读地名普查目的、意义、方式,介绍相关法律法规、地名知识等,报导普查进展及阶段性成果(5-12月)。

  9.举办网络互动活动。在部微博、部网站移动客户端等平台,开设或建立“地名普查小知识”专栏专题,及时发布地名普查信息和各类地名小知识,并收集社情民意;适时举办网络微访谈活动,增强与网友之间互动,解答社会关注问题(5-12月)。

  10.制作下发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片、公益广告片等视频、音频资料(6月-12月)。

  11.制作下发全国地名普查宣传海报、横幅和其他宣传品(6月-12月)。

  12.开展地名普查宣传月活动。在普查标准时点到来时掀起一个宣传高潮(12月)。

  (二)第二阶段(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

  结合地名普查的组织实施和验收,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1.继续宣传普查的意义、内容和要求,宣传普查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2. 积极宣传各级政府的支持、部门间的协作、普查人员的辛勤工作,宣传普查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事迹。

  3.请有关领导亲临普查现场慰问一线普查人员,指导外业调查和内业整理工作,协调媒体进行报导,提高公众的关注度和配合度。

  4.启动开展“地名普查万里行”活动,组织协调中央主流媒体实地采访、报导地名普查过程中的事迹、成果和亮点等。

  5.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对普查组织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做好解疑释惑工作。

  (三)第三阶段(20XX年7月至20XX年6月)。

  结合普查成果汇总建档、成果转化应用等工作,着重做好三方面工作:

  1.公布数据成果。做好普查数据公报发布准备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地名普查数据结果;配合数据公报发布,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解读普查数据,请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发布消息和评论。

  2.展示地名普查成果。抓住普查数据发布和普查成果开发应用的时机,通过专题宣传、成果展示等方式,宣传我国地名普查和地名管理服务工作取得的重要成就。在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开辟“美丽中国地名”、“中国地名故事”、“地名文化遗产”等专题地名栏目,在历史、地理、人文等专业媒体呈现地名普查成果。

  3.表彰先进人物和事迹。深入总结和挖掘普查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人物和事迹,分层次、分主题进行宣传报导。

  七、宣传品制作与发放

  (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标志和口号。5月底前完成设计、制作、下发工作。

  (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海报和横幅。根据普查工作进展分期分批制作、下发。6月底投放第一批以普查启动为主题的海报和横幅。

  (三)《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手册》。6月底前完成编辑、印发工作。

  (四)地名普查视频、音频宣传材料。设计、制作和下发地名普查宣传片、公益广告片等。根据普查工作进展分期分批进行,今年6月底前投放第一批,12月投放第二批。

  (五)其他宣传品和纪念品。根据工作需要,设计制作地名普查小册子、标志服饰、纪念品等宣传用品。

  篇二:全国地名普查宣传工作方案

  为搞好湖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动员,确保地名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根据《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国地名普查组发〔20XX〕1号)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工作方案》(国地名普查办发〔20XX〕6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按照“围绕普查搞宣传,搞好宣传促普查”的总体要求,认真组织好地名普查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工作,以普查政策、普查内容、普查意义为宣传重点,进一步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为开展湖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二、宣传重点

  结合地名普查相关工作,重点围绕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开展宣传工作:

  1. 宣传开展地名普查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

  2. 及时报道地名普查的重大会议活动、有关党政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

  3. 宣传报道全省各地开展地名普查工作进展情况;

  4. 宣传推广地名普查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典型人物及生动事迹;

  5. 宣传推广地名管理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地名普查成果、地名文化遗产,广泛传播地名文化知识等。

  三、宣传方式

  以“接地气、多渠道、广传播”为原则,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客户端等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地名普查工作。主要宣传方式有:

  (一)在区划地名网站上开设地名普查专页。

  (二)播放地名普查宣传片。

  (三)开展街头地名普查宣传日活动。

  (四)开设地名普查标志广告栏和社区宣传栏。

  (五)发放宣传手册,张贴宣传海报和宣传画,悬挂标语条幅,制作电子宣传字幕。

  (六)展示地名普查成果。

  四、具体安排

  地名普查宣传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20XX年底前)

  结合地名普查的准备工作,做好宣传动员,具体宣传活动包括:

  1. 协调主流媒体对全省电视电话会议、培训等重大普查活动和普查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宣传报道(6月-8月)。

  2. 起草印发《湖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工作方案》,部署全省地名普查宣传工作。(7月)

  3. 汇总各地上报的工作进展情况,不定期发布通报,制作宣传展板。(7月-12月)

  4. 利用荆楚网、各地市州政府的网站、民政网站、湖北省民政网站、湖北省区划地名网等进行网络宣传,报道普查进展及阶段性成果。(7月-12月)

  5. 在湖北省区划地名网站上建立湖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专页,介绍地名普查目的、意义、方式及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发布地名普查信息和各类地名小知识,征集社情民意,解答民众关注问题。(7月-12月)

  6. 联系本地电视台、电台播放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下发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片、公益广告片等视频、音频资料。(7月-12月)

  7. 全省内发放《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手册》,张贴地名普查标志、宣传海报、宣传口号和横幅等,开设社区宣传栏、广告栏。(9月-12月)

  8. 利用客户端,发布地名普查标志、宣传口号、地名普查信息,介绍地名普查小知识,对湖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进行广泛宣传动员。(7月-12月)

  9. 按照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开展地名普查宣传月活动,在普查标准时点到来时掀起一个宣传高潮。(12月)

  (二)第二阶段(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

  结合地名普查的组织实施和验收,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1. 继续宣传普查的意义、内容和要求,宣传普查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2. 积极宣传地方政府的支持、各部门间的协作、普查人员的辛勤工作,宣传普查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事迹。

  3. 参与民政部开展的“地名普查万里行”活动,协助配合各级主流媒体实地采访、报导地名普查过程中的事迹、成果和亮点等。

  4. 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对普查组织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做好解疑释惑工作。

  (三)第三阶段(20XX年7月至20XX年6月)。

  结合普查成果汇总建档、成果转化应用等工作,着重做好三方面工作:

  1. 上报地名普查数据结果,发布普查数据公报,本地主流媒体发布相关消息和评论。

  2. 通过专题宣传、成果展示等方式,宣传我省地名普查和地名管理服务工作取得的重要成就,充分展示地名普查成果。

  3. 认真总结和挖掘普查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人物和事迹,借助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并适时予以表彰。

  五、工作要求

  1.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合力。湖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宣传工作,由湖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湖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地名普查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各市(州)、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原则,密切配合,认真做好地名普查宣传工作。

  2. 明确工作重点,务实宣传。各市(州)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加强对宣传工作的组织和指导,系统制定宣传工作计划,根据不同阶段工作重点和特点,组织策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加强督促落实,确保各阶段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3. 确保专人负责,及时上报。各市(州)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掌握所辖县(市、区)地名普查工作动态,设置联络员,及时汇总地名普查进展情况并报送至省地名普查办公室(联系人:陈琳,联系电话:027-50657187)。

  附件: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标志及推荐宣传口号

  篇三:全国地名普查宣传工作方案

  为搞好舞钢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工作,确保地名普查工作地顺利开展,根据《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工作方案》(国地名普查办发〔20XX〕6号)文件要求,制定了本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按照“围绕普查搞宣传,搞好宣传促普查”的总体要求,认真组织好地名普查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工作,以普查政策、普查内容、普查意义为宣传重点,进一步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为开展舞钢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二、宣传重点

  结合地名普查相关工作,重点围绕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开展宣传工作:

  1. 宣传开展地名普查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

  2. 及时报道地名普查的重大会议活动、有关党政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

  3. 宣传报道全市各乡(镇)开展地名普查工作进展情况;

  4. 宣传推广地名普查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典型人物及生动事迹;

  5. 宣传推广地名管理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地名普查成果、地名文化遗产,广泛传播地名文化知识等。

  三、宣传方式和时间安排

  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微信等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地名普查工作。主要宣传方式有:

  宣传方式

  (一)在区划地名网站上开设地名普查专页。

  (二)利用广告公司宣传车在城区播放地名普查宣传片。

  (三)开展街头地名普查宣传日活动。

  (四)开设地名普查标志广告栏和社区宣传栏。

  (五)发放宣传手册,张贴宣传海报和宣传画,悬挂标语条幅,制作电子宣传字幕。

  时间安排

  20XX年5月4日至20XX年6月4日,开展地名普查宣传月活动。

  四、具体安排

  地名普查宣传工作主要分三个步骤进行

  (一)城区宣传

  结合地名普查的准备工作,做好宣传动员,具体宣传活动包括:

  1. 制作宣传版面宣传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通知》及实施方案、普查知识。

  2. 利用市政府网、舞钢信息报宣传舞钢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

  3. 舞钢市电视台、舞钢市广播电台播放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视频、音频、标语以及普查知识等。

  4. 市区各显要位置张贴地名普查标志、宣传海报、宣传标语,并在社区设置地名普查宣传栏、广告栏。

  5.开展地名普查宣传月活动(20XX年5月4日至20XX年6月4日)。

  6、制作普查宣传专题片,利用广告公司宣传车在市区巡回宣传。

  (二)乡(镇)宣传

  20XX年6月1日至20XX年7月1日,各乡(镇)政府驻地张贴不低于20条宣传标语,墙体固定宣传标语不低于50条(每个行政村2条)。20XX年6月20日,市普查领导小组组织督查组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向市政府汇报,同时在电视台公布。市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简报通报宣传情况。

  (三)行政村宣传

  各乡(镇)要召开各行政村和乡直机关地名普查动员会,20XX年6月10日至20XX年7月10日,市各行政村张贴宣传标语不低于20条,墙体固定宣传标语不低于2条。20XX年6月25日,市普查领导小组组织督查组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在电视台公布。市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简报通报宣传情况。

  五、工作要求

  1.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合力。舞钢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工作,由舞钢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舞钢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地名普查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各乡(镇)、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原则,密切配合,认真做好地名普查宣传工作。

  2. 明确工作重点,务实宣传。市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加强对宣传工作的组织和指导,系统制定宣传工作计划,根据不同阶段工作重点和特点,组织策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加强督促落实,确保各阶段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3. 确保专人负责,及时上报。各乡(镇)地名普查办公室要掌握所辖区域地名普查工作动态,设置联络员,及时汇总地名普查进展情况并报送至市地名普查办公室。

  篇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

  为做好全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国发〔20XX〕3号)《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国地名普查组发〔20XX〕1号)《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规程》(国地名普查组发〔20XX〕3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湖南省第二次地名普查的通知》(湘政发〔20XX〕28号)等文件精神,以及《地名管理条例》等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查清地名基本情况,对无名称但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设置规范的地名标志,建立、完善各级地名区划数据库,加强地名信息化服务建设,完善地名档案,发挥地名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加强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基础作用。

  (一)调查地名基本情况。包括行政区域,非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居民点,交通运输设施,水利、电力、通信设施,纪念地、旅游景点,建筑物,单位,陆地水系,陆地地形等11大类地名的名称、位置及其他相关属性信息。

  (二)规范地理实体名称。对无名称但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不规范的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切实解决一地多名、多地重名、名不符实及用字不规范、含义不健康等问题。

  (三)设置地名标志。根据实际需要,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设置地名标志。

  (四)开发、应用普查成果。利用地名普查成果,编纂出版地名图、录、典、志等;建立、完善各级地名区划数据库,开发研制地名信息化服务产品,提高地名区划管理水平和公众服务水平。

  (五)建立地名普查档案,完善地名档案,实现地名档案数字化管理。

  二、普查范围

  湖南省所辖行政区划范围。

  三、组织实施

  全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由湖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简称湖南省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湖南省地名普查办)设在民政厅,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全省地名普查工作的业务指导、宣传、培训和督促、监理、检查、验收等。

  此次地名普查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相应成立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标准名称为XX市(州)、XX县(市、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简称XX市(州)、XX县(市、区)地名普查领导小组,XX市(州)、XX县(市、区)地名普查办。办公室设在市(州)、县(市、区)民政部门,按照国务院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和湖南省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的部署,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地名普查工作。

  四、职责分工

  (一)湖南省地名普查领导小组职责

  1、制定全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有关政策和保障措施。

  2、组织部署全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

  3、协调解决普查中的重大问题。

  4、审议跨省、跨市(州)重要地名的表述、命名、更名等事项。

  5、承办国务院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国务院地名普查办和湖南省人民政府交办的有关工作。

  (二)湖南省地名普查办职责

  1、拟定全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

  2、制定全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规程实施细则。

  3、制定全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保密规则。

  4、制定全省少数民族语地名用字读音审定规则。

  5、负责组织全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

  6、负责湖南省地名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联系协调。

  7、负责湖南省地名普查办下设机构的设置和组成人员聘请、管理。

  8、负责地名普查的省级会议组织,省市县三级业务培训、质量监理、检查指导,市(州)、县(市、区)普查成果验收。

  9、负责组织全省地名普查平台、技术标准、网站和成果转换的综合开发与应用。

  10、负责省级地名普查和地名区划管理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导各市(州)、县(市、区)建设、完善地名普查和地名区划管理数据库。

  11、负责将全省地名普查成果报国务院地名普查办验收。

  12、负责地名普查省级建档工作。

  13、负责编制全省受保护地名文化遗产名录。

  14、负责组织编纂、出版全省标准地名图、录、典、志,以及全省少数民族语地名录、志。

  15、承担国务院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国务院地名普查办和湖南省地名普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湖南省地名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与任务

  湖南省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做好全省地名普查的协助和配合工作,指导和督促市(州)、县(市、区)两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做好地名普查所需专题资料的整理及提供工作,并确保信息和数据的有效性和现势性。各成员单位职责如下:

  省民政厅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全省地名普查工作的业务指导、宣传、督促、检查、验收,负责地名普查日常工作,负责地名普查成果应用及转化工作。具体明确民间组织、基层自治组织、行政区域等地名的普查要求和标志设置的要求。

  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协调地名普查方案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及其他有关专项规划的衔接工作,以及相关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协助明确工业区、开发区,边贸区、口岸,区片、地片等特殊区划的地名普查要求。

  省教育厅负责地名普查所需各级各类学校等相关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参与地名审音定字工作,协助编辑出版方言地名录、志。协助明确学校、教育机构等地名的普查要求。

  省经信委负责地名普查所需通信设施、通信线路、通信基站等相关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协助地名普查成果数据化处理与应用。协助明确通讯设施类地名的普查要求。

  省民委负责地名普查所需民族事务相关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参与少数民族语地名审音定字及保护工作,协助编辑出版少数民族语地名录、志。

  省公安厅负责地名普查所需人口信息等相关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

  省财政厅负责省级负担的地名普查经费的'保障落实和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协调督促各市(州)、县(市、区)财政部门落实普查经费。

  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地名普查所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字城市地名数据、国有资产调查数据、城镇地籍库、集体土地确权数据,1:1万和1:5万DLG数据、0.5米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地质公园分布、湖南省地貌分幅、天地图基础地名数据等相关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协助明确陆地地形类地名的普查要求。按照《地名文化遗产鉴定标准》(民政部公告第251号),协助界定全省“著名山川”类受保护地名文化遗产范围。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地名普查所需城市市政公用设施、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等相关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协助明确建筑物类地名的普查要求。按照《地名文化遗产鉴定标准》,协助界定全省“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两类受保护地名文化遗产范围。

  省交通运输厅负责地名普查所需第二次全国公路普查、第三次全国港口普查成果以及铁路线路名称代码、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车载导航系统等公路、水路、铁路交通运输设施基础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协调主要交通标识相关资料保障工作。协助明确交通运输类地名的普查要求。

  省水利厅负责地名普查所需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全省河流名称代码、水利经营管理单位(如水库、水电站等)等基础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明确水系类地名和水利设施类地名的普查要求。

  省文化厅负责地名普查所需文化场馆等相关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协助明确文化场馆类地名的普查要求。按照《地名文化遗产鉴定标准》,协助界定全省“近现代重要地名”类受保护地名文化遗产范围。

  省卫生厅负责地名普查所需各级各类医院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急救机构等相关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协助明确医疗机构相关地名的普查要求。

  省工商局负责地名普查所需各类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等相关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协助明确企业类地名的普查要求。

  省统计局负责地名普查所需社会、经济、人口等相关统计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

  省林业厅负责地名普查所需湿地保护区名录、自然保护区名录、林业经营管理单位等相关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协助明确森林、林场等地名的普查要求。

  省旅游局负责地名普查所需旅游区(点)等旅游资源基础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协助明确旅游设施、景区、景点纪念地等地名的普查要求。

  省宗教局负责地名普查所需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等基础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协助明确宗教纪念地相关地名的普查要求。

  省能源局负责地名普查所需能源(包括电力)设施等相关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协助明确电力、能源类线、站等地名的普查要求。

  广铁集团长沙办事处负责地名普查所需铁路运输设施等相关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协助明确铁路设施类地名的普查要求。

  省机场管理集团负责地名普查所需航空运输设施等相关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协助明确民航设施类地名的普查要求。

  省文物局负责地名普查所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以及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相关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协助明确文物、考古类地名的普查要求。

  省地方志编委负责地名普查所需地方志等基础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

  湖南省军区司令部负责军事管理区和军事禁区内地名普查的协调保障工作。

  五、时间安排

  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此次地名普查标准时点为20XX年12月31日。从20XX年8月开始,到20XX年6月30日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XX年8月至12月,所有市(州)、县(市、区)完成组织动员、成立机构、搜集资料、制定方案、培训人员等各项准备工作。20XX年10月,省地名普查办完成省级培训。

  第二阶段,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完成所有县、市、区普查和自查,省、市(州)两级检查验收工作。各市(州)可结合实际统筹安排所辖县(市、区)的普查和检查验收具体时间,既可同时开展,也可分期分批进行。

  第三阶段,20XX年7月至20XX年6月,完成整理、汇总、上报普查成果工作,建立健全档案,开发、应用普查成果,总结普查工作,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普查工作人员。

  鼓励各地积极主动创造条件,边普查,边调研需求,边开发应用。

  六、方法步骤

  (一)制定方案。各市(州)地名普查领导小组要根据湖南省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定地名普查实施方案,报省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审批后实施。各县(市、区)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应按照所属市(州)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制订当地的地名普查实施方案,报市(州)地名普查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实施。

  (二)培训人员。省地名普查办负责培训市(州)地名普查办成员及县(市、区)地名普查办骨干。市(州)地名普查办负责培训县(市、区)地名普查人员。县(市、区)地名普查办负责培训乡(镇、街道)地名普查人员。

  (三)收集资料。全面搜集地名属性信息资料,包括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档案,各种与地名有关的图、录、典、志等。对资料进行整理、甄别、论证和审定。

  (四)实地踏勘。实地勘察地名现状,查清地名的名称、位置等相关信息。

  (五)标准化处理地名。根据国家地名管理的有关法规和政策,按照地名命名、更名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对普查的地名进行审定和标准化处理。无名称但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必须命名;一地多名的须确定一个标准名称;多地重名的须分别命名;名不符实,用字不规范,含义不健康的,须清理整顿。

  根据20XX年9月颁布的《湖南省邮政条例》第二十条“民政部门应当确定城镇街道、农村自然村标准地名”之规定,市、县两级民政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不留管理空白。

  (六)设置地名标志。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设置地名标志。

  根据《湖南省邮政条例》第二十条“民政部门应当......对单位和居民住宅设置统一编制的门牌号码”之规定,尚未将门牌号码管辖归口到民政部门的地方,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应在本次地名普查第一阶段理顺门牌号码管辖关系。

  (七)建立数据库。按《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规程》和省实施细则、技术标准,将地名信息逐条录入地名数据库。根据普查成果修改矢量地图上的地名注记和变化的地物。

  (八)制作成果。

  1.填写各类普查成果表。

  2.标绘地名普查成果图。

  3.对普查成果和文件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

  4.起草地名普查工作总结。

  5.起草地名普查成果上报审批报告。

  (九)验收。省地名普查办负责全省地名普查验收工作的具体实施。验收内容包括组织实施和普查成果两个方面。县(市、区)地名普查办先行自查,改进后报市(州)地名普查办进行核查;市(州)地名普查办根据核查情况进一步完善后报省地名普查办验收;省地名普查办验收后,报国务院地名普查办抽查复验及全面审核。为确保地名普查质量,省地名普查办设立由有关地名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监理组,对普查工作进行监理。

  (十)成果审定。全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由省地名普查办组织审核后报国务院领导小组审定。

  (十一)上报归档。普查成果验收合格后,逐级上报。完成普查文件、资料、成果等的立卷归档工作。

  (十二)编纂出版地名出版物。省民政厅负责组织编纂出版全省性地名图、录、典、志和少数民族语地名录、志等出版物。市(州)、县(市、区)民政局负责组织编纂出版本行政区域的地名图、录、典、志等出版物。

  (十三)开展地名信息化服务建设。利用地名普查成果,建立完善各级地名网站,开发研制地名信息化服务产品。

  七、工作要求

  (一)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严格按照《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规程》,省实施细则、技术标准和有关政策规定等开展工作。

  (二)要做好有关资料、数据和信息的分类管理工作。涉密资料、数据和信息须严格保密。

  (三)跨行政区域界线地理实体名称,相关政区表述不一致时,要充分协商确定。协商不一致的,报上一级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确定。

  (四)在军事管理区等敏感地区开展地名普查时,要事先与驻军单位沟通。

  (五)要积极稳妥地做好涉及民族地区以及有争议地区的地名命名更名工作。

  (六)各地应当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以及宣传栏,广泛宣传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

地名普查工作会议简报

  地名普查工作会议简报1:

  为切实做好我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验收工作,确保统一步调、统一标准、统一时点完成验收任务,4月24日,市地名普查办在区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自查核查工作会。

  甘肃省地名研究中心武江民教授一行对我市第一批验收的西峰区、庆城县、合水县地名普查整改成果和第二批镇原县、华池县、环县、宁县、正宁县的组织实施、地名成果等“18 9项”内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现场查验。市县民政局分管领导、业务主办及技术服务单位人员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与地名研究中心的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甘肃省地名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北师范大学武江民副教授对我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武教授指出,第一批验收的3县区整改质量较好,已基本达到省级验收标准。第二批验收的5县全部通过质检软件的审核,但还存在组织实施材料缺项、工作图未按规程标注、图载地名漏普、历史地名调查缺失、地名成果表填写不完善等问题。

  市民政局副局长付怀情强调,地名普查验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县区要抢抓时间,调配人员力量,加强协调配合,对武教授提出的问题抓紧整改。在保证普查质量的前提下,超前赶,确保顺利通过各级验收。

  地名普查工作会议简报2:

  4月7日上午,市区划地名处处长李福安、西安地名协会会长王佳、监理单位天润公司一行5人来阎良区开展地名普查核查工作。区民政局局长逄国哲,分管领导谢利选陪同,普查办工作人员和外包服务公司配合。

  会上民政局副局长就阎良区目前地名普查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区划地名处、监理单位和专家组,按照《质量评价体系表》,逐条对照,全面、严格核对普查实施情况、普查成果、普查数据库进行核查,对核查中存在问题提出了意见,对疑难问题做了重点解读。同时要求在迎接省检查验收的攻坚期,要增派人手、加班加点,倒排工作计划,加快普查工作步伐。对普查资料内容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补充完善,整理归档,高质量地完成普查验收的`18项台账资料和地名普查9项成果,为省级核查验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地名普查工作会议简报3:

  4月11日下午,蚌埠市民政局召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推进会,蚌埠市民政局副局长刘超主持会议,传达了安徽省地名普查工作会议精神,并安排了下一阶段蚌埠市地名普查成果转化的工作。

  会议要求,一要建立完善市、县两级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管理系统。将普查获得的地名属性信息、多媒体信息录入系统,依照地名普查工作地图和实地勘测的地理坐标,修改整饰电子矢量地图,建立图库连接关系,建设高质量的数字地名管理平台。

  二要建立地名公共服务基础数据。利用地名普查数据加工制作地名公共服务基础数据库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作为地名网站、查询触摸屏、热线查询电话等地名公共服务平台的查询数据库,或为政府业务平台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三要开展地名文化建设。利用普查成果,开展地名文化学术研究,探索地名的发展规律、历史文化特征和内涵,传承和弘扬优秀地名文化;建立历史地名保护名录,落实保护措施,申报认定地名文化遗产;开发地名公共服务产品,编制出版地名志、图、典、录和地名丛书等公共服务产品。

  四要加强地名成果与其他地理信息的综合利用。将普查成果纳入"数字城市"等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电子地图索引;同时与国土测绘、公安、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做好基础地理信息的维护更新,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地名普查工作会议简报4:

  2017年3月21日,全省区划地名暨地名普查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各市(州)、县(市、区)分管领导和地名普查办负责人参加会议。

  为及时贯彻落实好全省区划地名暨地名普查工作会议精神,黔西南州于2017年3月21日晚上在贵阳召开贯彻全省区划地名暨地名普查工作会议。会议由黔西南州民政局区划地名办主任、州地名普查办副主任罗立同志主持召开。

  会议通报了当前全州地名普查工作情况,并对近期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一是要求各县(市)及时上报自查报告和整改报告。二是及时填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审核申请表》。三是州级开展县级核查评定工作。四是抓紧时间,进一步完善成果。五是请兴仁县、安龙县、普安县按照边界管理规定,由牵头方做好界桩,择日埋设。六是各县(市)要将平安边界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工作。七是州级技术支撑单位要进一步加强核查后续工作。

  会上,州老龄办副调研员张德琴同志对贯彻落实好全省区划地名暨地名普查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讲话。

  各县(市)民政局分管领导、地名普查办负责人、外包作业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乡镇地名普查工作计划范本

  计划一旦形成,就在客观上变成了对工作的要求,对计划实施者的约束和督促,对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乡镇地名普查工作计划范本,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根据省民政厅《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和《天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天政办发[20xx]83号)精神,为做好我镇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查清全镇地名基本情况,准确掌握地名基础数据,提高我镇地名标准化水平,完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为社会提供全面准确的地名信息,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成立拖市镇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宋运文同志兼任,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二、目标任务

  查清全镇范围内地名的名称、位置及相关属性信息,对有地无名的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设置标准规范的地名标志。建立、完善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即国家地名数据库),加强地名信息化服务建设,发挥地名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便人民群众生活,加强国防建设和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等方面的基础作用。

  (一)调查地名基本情况。包括行政区域、非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居民点、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通信、纪念地与旅游景点、建筑物、单位、陆地水系、陆地地形11大类地名的名称、位置及相关属性信息。

  (二)规范地理实体名称。根据国家地名管理的有关法规,纠正地名译写不准确、用字不规范、含义不健康等问题。

  (三)开发、应用普查成果。利用地名普查成果,为编纂出版地名图、录、典、志等出版物,提供精准数据。

  (四)建立地名普查档案,实现地名普查档案,数字化管理。

  篇二:

  各村委会、镇直各单位: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国发〔20xx〕3号)、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关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国地名普查组发〔20xx〕1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福建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闽政办〔20xx〕 112号)、福建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关于福建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闽地名普查组发〔20xx〕1号)以及市政府办《关于开展南平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南政办〔20xx〕 120号)、南平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南平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南地名普查组发〔20xx〕 1号)的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此次地名普查工作,全镇24个行政村都在普查范围内。主要目标任务是:查清地名基本情况,对有地无名的、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设置标准规范的地名标志,建立、完善各级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即国家地名数据库),加强地名信息化服务建设,发挥地名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加强国防建设和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具体为:

  (一)查清地名基本情况。包括行政区域,非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居民点,交通运输设施,水利、电力、通信设施,纪念地、旅游景点,建筑物,单位,陆地水系,陆地地形等11大类地名的名称、位置及相关属性信息。

  (二)规范地理实体名称。根据国家和省上关于地名管理的有关法规,对有地无名的、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切实解决地名上存在的一地多名、地名重名,地名命名罔顾传统、刻意崇洋、虚张声势、名不符实,地名译写不准确、用字不规范、含义不健康等问题。

  (三)设置地名标志。根据实际需要,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设置地名标志。

  (四)开发、应用地名普查成果。利用地名普查成果,编纂出版地名图、录、典、志等出版物,建立、完善各级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开展地名信息化服务,开发研制地名信息化服务产品。

  二、时间步骤

  此次地名普查标准时点为20xx年12月31日。普查从20xx 年7月开始,到20xx7年12月结束。具体分四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阶段(20xx年7月至20xx年12月):

  1、成立机构。成立以镇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普查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设立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临时借调办法安排2至4名工作人员,配置必要办公场所和设备。

  2、制定文件。以镇政府普查领导小组名义制定下发普查实施方案;做好普查经费的预算文本。

  3、动员部署。召开全镇地名普查动员部署会议,由镇政府分管民政工作的领导作动员讲话。11月底前,召开地名普查业务会议。

  4、组织培训。安排人员参加县上组织的普查业务骨干培训。 12月底前,完成普查工作人员的培训。

  (二)实施阶段(20xx年1月至20xx6年12月):

  1、收集资料(20xx年1月至4月):全面搜集与地名相关的历史沿革、名称由来以及相关属性信息资料,包括图、录、典、志等,对资料进行整理、甄别、论证和审定,编写地名普查目录、绘制普查工作图、制定地名普查登记表。

  2、实地踏勘(20xx年5月至12月):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应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实地调查地名现状,查清地名的名称、位置及相关属性信息。

  3、标准化处理(20xx6年1月至3月):根据国家和省上地名管理的有关法规,按照地名命名、更名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对有地无名的`、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普查的地名进行审定和标准化处理。

  4、地名标志设置(20xx6年3月至5月):依据国家有关地名标准,对应设未设的地名设置地名标志。

  5、数据库建设(20xx6年6月至9月):完成地名文字和图形信息及多媒体数据录入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根据普查成果和工作图,修改矢量地图上的地名注记和变化的地物,建立县级地名和区划数据库。

  6、普查成果制作(20xx6年10月至12月):填写各类普查成果表;标绘地名普查成果图;对普查成果和文件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起草地名普查工作总结;起草地名普查成果上报审批报告。

  (三)验收上报阶段(20xx7年1月至6月):

  1、逐级验收。验收内容包括组织实施和普查成果两个方面。 1月至3月,完成普查成果自查工作;3月至5月,做好迎接县、市级核查工作;5月至6月,准备好普查成果省级验收工作。在逐级验收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边验收边复查。

  2、上报归档。普查成果验收合格后,逐级上报。完成普查文件、资料、成果等的立卷归档工作。建立普查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

  (四)完善扩展阶段(20xx7年7月至12月):

  1、迎接验收。迎接国家“二普”办对“二普”成果抽查。

  2、汇集成果。县、镇民政部门负责组织编纂出版本行政区域的地名图、录、典、志等出版物。

  3、服务建设。利用地名普查成果,建设完善地名网站,开发研制地名信息化服务产品,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全面、准确、便捷的地名信息服务。

  三、普查的基本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地名普查领导小组要切实负起地名普查组织实施的责任,精心筹划指导,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各村地名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主动参与,特别是已有的资料、信息、数据要及时、准确提供。

  (二)严格操作规程。要严格按照《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规程》和有关政策规定、技术标准开展普查工作。在普查过程中,对有关资料、数据和信息,要边普查边复核,并实施分类按责管理,确保普查成果真实可靠。对涉密资料、数据和信息必须严格保密,政府出资购买服务,承担地名普查的实体应具备相应的业务资质和保密资质。

  (三)健全普查队伍。要专门抽调精干的人员负责“二普”工作,并送往上级进行“二普”工作培训或自行培训。在地名普查期间,各村要有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

  (四)广泛开展宣传。各村要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宣传栏、街路牌广告栏和多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

  三、普查范围

  我镇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范围涵盖全镇所有村居委会。有以下相关信息。

  (一)居民点名称(自然村(居)住宅小区、楼盘、商住小区)。

  (二)群众自治组织名称(村委会、社会居委会)。

  (三)交通运输设施名称。

  (四)单位名称(党政机关、民间组织、事业单位、企业)。

  (五)水利、电力设施名称(池塘、水渠、堤坝、发电站)。

  四、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7月15日—7月25日,组织动员,成立机构,制定方案,人员培训。

  第二阶段:7月25日—8月5日,搜集资料,调查摸底,填报表格。

  第三阶段:8月5日—8月25日,收集表格,登记勘测。

  第四阶段:8月25日—9月15日,网上录入信息。

  第五阶段:9月15日—10月15日,检查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地要相应成立普查领导小组专班,一把手负总责,专班专责,落实人员,落实时间,落实经费。

  (二)切实认真负责。操作人员要走村入户,深入实地,了解实情。

  (三)确保工作进度。地名普查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专业性强,各地要根据全镇统一部署,把握工作节点,按时完成任务。

  (四)强化协调配合。各村(居)委会及相关单位要主动配合镇普查办,及时提供数据,交流进展情况,推进工作落实。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2017年机关单位保密普查工作计划

2.人口普查入户登记工作计划

3.2016全国农业普查工作计划

4.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计划

北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宣传优秀方案

  国务院决定于2000年进行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这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为了配合这次人口普查工作的开展,切实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工作规划》的要求,结合北京市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宣传工作的目的

  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人口普查宣传活动,取得广大市民、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领导对人口普查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努力营造一个领导重视、群众参与、社会关心的良好氛围,为人口普查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和基本原则

  宣传工作将贯彻分工负责原则、社会动员原则和提倡义务原则。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和市委宣传部负责制定宣传提纲,准备宣传物资,负责全市人口普查宣传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各区县人口普查办公室要设立宣传组,根据全市的'统一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宣传计划,因地制宜,开展宣传工作;各街乡镇人口普查办公室要设专人,负责日常的宣传工作;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积极配合人口普查办公室工作,发挥各自优势,齐心协力,共同搞好人口普查宣传工作。

  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将采取适当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人口普查宣传工作。

  各新闻媒体要结合各自特点,拿出版面、时间,开设栏目,对人口普查进行报道,必要的制作费用由市人口普查办公室支付。

  三、形式和内容

  人口普查宣传工作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有线广播、闭路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及街头宣传、大型公益广告宣传牌、张贴宣传画、入户发放宣传品等形式。同时通过《昨日市情》等内部信息及时向市领导反映普查情况。

  人口普查宣传将紧紧围绕第五次人口普查的重点、特点和要求,广泛宣传依法普查的意义,介绍与人口普查有关的方法、知识以及如何申报普查项目、履行公民的义务等。

  四、工作安排

  这次人口普查宣传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一) 准备阶段(2000年7月底前)

  1、成立宣传机构、拟定宣传工作计划。

  2、召开全市人口普查宣传工作会议、部署有关工作。

  3、市人口普查办公室与市委宣传部联合编写人口普查宣讲提纲发至全市各基层单位,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支持人口普查工作,使群众了解人口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登记方法。

  4、召开各新闻媒体记者见面会,部署人口普查宣传报道任务。

  5、建立人口普查信息网站,利用网络宣传人口普查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做法,并将工作情况向社会公布。

  6、配合户口整顿、人口普查全过程的试点,做好试点地区的宣传工作。

  7、制作各类宣传材料,主要包括:

  (1)制作专题音像节目:

  在北京电视台《咱老百姓》系列剧中拍摄人口普查专集。

  拍摄人口普查科普专题片。

  拍摄人口普查公益广告。

  (2)利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专题节目制作人口普查专题讲座,制作人口普查公益广告。

  (3)在户外媒体上加大人口普查的广告宣传。

  (4)设计制作人口普查张贴画和彩旗。

  (5)在《北京日报》等主要新闻媒体做专门报道。

  (二)宣传高潮阶段(2000年8月至11月)

  8月主要对户口整顿进行宣传。

  从9月1日起,利用现有户外广告牌在北京的主要街道宣传人口普查。

  10月:市人口普查办公室组织全市“人口普查宣传月”的活动。

  (1) 组织基层干部、群众学习国家、市领导发表的关于进行人口普查的电视讲 话精神。

  (2)以街道办事处(乡、镇)为中心,组织辖区内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动员广大市民如实申报普查项目。

  (3)全市中、小学校在10月的第二周,参加由市教委统一组织的“人口普查宣传一堂课”活动。(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统一安排)

  (4) 通过张贴宣传画、发放一封信、悬挂横幅、彩旗,组织大型宣传咨询活动、文艺演出等活动,进行大规模的宣传。

  (5) 继续在《北京日报》等主要新闻媒体开办人口普查专栏或专版。

  (6)北京电视台《今日话题》人口普查专集两集。第一集以介绍人口普查目的、意义,人口数量结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人口与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二集介绍人口普查的具体工作,解除群众疑虑,号召全社会的理解、支持、配合。

  北京电视台《北京热线》介绍人口普查的登记方法,解答群众提 问。

  10月至11月北京电视台《北京新闻》节目后,播放人口普查宣传口号。

  北京电视台、北京有线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人口普查的电视剧、专题片、讲座等。

  (7) 10月最后一个周日,以“为了美好明天,共度同一时刻”为主题,举办《北京同一刻》大型专题公益广告活动,并开展全市大型宣传咨询活动,邀请有关领导参加。

  11月以报道普查登记工作为中心,对各级领导支持、群众配合、普查员辛勤工作的典型事例进行广泛宣传,同时,为确保普查登记质量,结合普查中遇到的问题,做好宣传释疑工作。

  (三)、后期工作(2000年12月以后)

  公布普查结果。宣传人口普查对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