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繁星中文网!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 名言

关于平天下的名言名句

2022-10-24 01:38繁星中文网

关于平天下的名言名句

关于治国的经典名言

  1、 天下为公。(孙中山)

  2、 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3、 国者,必以奉法为重。(《列子·说符》)

  4、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5、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

  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

  8、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9、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1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

  1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

  12、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3、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陈子昂《感遇诗》)

  1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

  16、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1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8、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19、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意林》引《物理论》) 释: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

  20、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21、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释: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经常忙碌。

  22、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

大学原文及翻译治国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大学原文及翻译治国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大学·治国原文及翻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翻译:

  唐太宗对侍臣说:“以前(隋炀帝)刚刚平定了京师,宫中的'美女和珍奇玩物,没有一个院子不是满满的。隋炀帝内心仍旧不满足,不停地向民间索取美女及珍玩,并且东讨西伐,用尽兵力随意发动战争,老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导致了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的。因此我从早到晚勤恳不息,只是希望不想东征西讨,不贪美女珍玩,使天下平安无事。于是就能不兴起徭役,年年庄稼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根基不动摇,那么枝繁叶茂。帝王能不想东征西讨,不贪美女珍玩,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

  注释

  1、平:平定

  2、炀帝:即隋炀帝,是隋朝末代皇帝杨广的谥号。

  3、犹:仍旧。

  4、征求:这里指搜刮。

  5、已:停止。

  6、穷:用尽。

  7、不堪:不能忍受。

  8、遂:就

  9、目:亲眼

  10、夙夜:早晚

  11、孜孜:勤恳不息

  12、清净:指不想东征西讨,不贪美女珍宝。

  13、丰稔(rěn):庄稼丰收

治国安民造句大全

  1、只是石勒对在华夏之区如何治国安民毕竟很陌生,身边有很多儒家士大夫辅佐,在制定大政方针方面,还是会听从儒生们的意见。

  2、旌表是我国传统社会皇帝垄断的一种荣誉性权力符号,旌表的目的是为了教化民众,达到治国安民的社会效果。

  3、和中外报刊发表大量时政文章,拜访当政者,提出各种治国安民建议。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府实行了一整套治国安民的措施。

  5、中国的儒家法正如上面所说的,是治国安民之法,因此,它在太平盛世往往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

  6、就儒家而言,其思想的基本特征是治国安民的社会实践。

  7、“忠信”是春秋时期的一项重要德行,它在春秋时期的个人修养、治国安民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功效和价值。

  8、第三,治国安民应根据时空条件的变化,因时制宜,当地位居于下时应以刚直中正之德感应于上,取信于上,以便得行其志,得行其道;

  9、了解各种物品之间的轻重比例关系和各种情况下物品所出现的轻重之势,是为了采取相应的办法而达治国安民之目的。

  10、杜佑生活在唐代安史之乱前后,亲身经历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变化,想通过对历代典章制度的编纂,总结经验教训,以寻求治国安民之术,从而挽救唐王朝政治的危机。

  11、分而言之,这一传统的确立首先缘于最高统治者治国安民的需要。

  12、这一时期,天下大乱,各家思想却蓬蓬勃勃,如雨后春笋,但各家思想的主旨都是为了寻找治国安民之道。

  13、可见,孔子也是把祭祀同治国安民的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

  14、党开辟了人民政权的道路,因此也就学会了治国安民的艺术。

  15、然而,尽管朱元璋为了治国安民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他所盼望的理想社会却总是未能出现,这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挫折感。

  16、每当衰乱之世,总有圣人出,为生民虑,为天下忧,图治国安民之良策。

  17、每个国家都应有治国安民的措施。

  18、摘要旌表是我国传统社会皇帝垄断的一种荣誉性权力符号,旌表的.目的是为了教化民众,达到治国安民的社会效果。

  19、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儒家虽然不完全反对法治,但认为礼治比法治更理想,主张以礼治为主,以法治为辅,将礼视为治国安民的根本大纲。

  20、他深信以自己的德行,决不会与乱臣同流合污,但如果身怀治国安民之才而不去施展,想为国为民做事却又屡次丢掉机会,这样是不对的。

  21、用道德手段来达到治国安民的目的,对后世封建统治阶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在科举制度下,广大士人都可以怀牒自进,贡送朝廷的人数也大为增加了,这样就扩大了王朝统治的基础,同时也便于从中选拔治国安民的人才。

  23、乐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来源于人又作用于人,自从人们认识到乐的作用,就开始注重乐的教化作用,先秦儒家主张的用乐治国安民之策,正体现了这一点。

  24、反观中国儒家法往往是治国安民,注重调整社会的稳定,不具有革命性和斗争性。

  25、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唐太宗法律思想,论述唐太宗从隋亡的历史教训和治国安民的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法律思想。

以民为本活字治国征文

  前言:巍巍中华,上下五千。思想积厚,文化昌达。寒心近现,百年耻辱。雄鸡一唱,新中国立。几经周折,风雨筹划,通经活络,沧桑巨变,六十甲子,豪情满篇。

  1949-2009,共和国已经走过了60个春秋,在人类历史长河中,60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而就这短短的一瞬,在中国的历史上却写下了惊天动地的辉煌、壮丽恒久的诗篇。

  我不是刻意对比,也不是善于回首,而是事实就写在昨天和今天。

  对于昨天,不必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不必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悠悠几千年,单就治国,有多少明君名臣、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而这些变法、革命最终或失败或被暴政淹没,化作历史的尘埃,让后人叹惜长久……。

  仔细观之,这些历史上的改革不能不说是好计谋好策略,但为何不能走得长远?失之民也!孟子说:“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历朝历代的当权者和改革者都未完全认识和实践这个道理,其所谓的变法,实质是“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其间虽有清醒者,如道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唐太宗,开出“贞观之治”,但其后继者并未能真正“后继”,腐化堕落,与民相背,江河日下、国家衰败。近代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也是如此,没有深入民众,争取民意,所谓新法,昙花一现,最终,山还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王朝没落,民不聊生,外敌入侵,百年耻辱,文明古国,痛苦遭殃。

  历史注定要选择中国共产党人,光荣注定要属于中国共产党人。雄鸡一唱,新中国立。从人民中走来,认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前进的动力”的中国共产党创立了人民共和国。国运初开,百废待兴,苦求良策、励精图治。共产党人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的意志为转移,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虽然走过一些曲折、坎坷,但是来源于人民,让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党依然深得人民的'爱戴与拥护。

  以民为本,建立人民政府,所有改革都围绕民生大计展开,这是新中国与以往任何政权之最大不同。“民”为基础,而在此基础上又是怎样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呢,答曰:活!

  活!活在思想,活在政策。我们走的是一条前无古人的有中国特色之路,无现成可鉴,有时需要摸着石头过河。面对困难,共产党人没有退缩,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灵活变通,与时俱进,“譬若良医,病万变,药亦忘变”。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大六中全会,从开放搞活到科学发展,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从快速高效到可持续发展,从两个文明到和谐社会,无不浸透着一个活字,这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08奥运、神七飞天,汶川赈灾、西藏平乱、新疆镇暴,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尤其是07金融危机爆发后,党中央冷静应对,迅速出台拉动内需的系列政策,使中国经济在最短时间内走稳回升,让全世界刮目相看,为中国叫好。无数的事实,无比的成绩,让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了,而且是昂首挺胸,大踏步的由大国向强国迈进。

  活,活在百姓心里,活在当下。不必看深圳珠海,也不必去上海北京,单到农村走一走,就耳目一新了。如今的农民在党的新农村改革的指引下,不再拘泥于门前那一亩三分地,还要搞种植、养殖、副业、农家乐,多种经营;其房前屋后不再是脏乱差,蚊虫乱飞,而是白墙黑瓦,干净整洁,还有健身设施;富裕了,还可以出国走走,开开眼界,寻找商机。可以说,老百姓的日子正活起来,火起来、品质起来。与此同时,整个社会的心态也日趋走向稳定与成熟,甲型流感来了,不慌不忙;震后重建,不等不靠,不偏不激,纷纷呼吁团结,以大局为重,等等,各种社会矛盾和复杂局面都能从容面对了。现在的中国人,握着幸福揣着希望想着未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乐、阳光。这个“活”字,犹如千年前的活字印刷术,永远闪烁着文明的光芒。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泱泱中华,生机勃勃。共产党人,高瞻远瞩,以民为本,“活”字治国,百业兴旺,复兴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