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繁星中文网!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 名言

古代关于教育的名言

2022-05-19 12:20繁星中文网

古代关于教育的名言

关于教育的中国古代名言

  1、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2、故择其所嗜,必先受业,乃得尝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3、立志在坚不在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4、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

  5、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人必不能便无是心,须使思虑,但使常游心于义理之间。立本处以易简为是,接物处以时中为是,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时中则要博学素备。

  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7、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学,行之乃见,至其疑处,始是实疑,于是有学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譬之行道者,将之南山,须问道路之自出,若安坐则何尝有疑。

  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0、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人惰于进道,无自得达,自非成德君子必勉勉,至从心所欲不踰矩方可放下,德薄者终学不成也。

  11、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自安于遇,而终于愚矣。

  12、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故善养子者,当其婴孩,鞠之使得所养,全其和气,乃至长而性美。教之,示以好恶有常。如养犬者,不欲其升堂,则时其升堂而扑之。若既扑其升堂,又复食之于堂,则使孰从。虽日挞而求其不升,不可得也。养异类且尔,况人乎。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或曰:“学无益也,如质何?”曰:“未之思矣。夫有刀者砻诸,有玉者错诸,不砻不错,焉攸用?砻而错诸,质在其中矣。否则辍”。()

  15、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侯。

  16、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17、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1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9、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中国古代教育的名言

  1、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2、故择其所嗜,必先受业,乃得尝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3、立志在坚不在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4、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

  5、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人必不能便无是心,须使思虑,但使常游心于义理之间。立本处以易简为是,接物处以时中为是,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时中则要博学素备。

  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7、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学,行之乃见,至其疑处,始是实疑,于是有学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譬之行道者,将之南山,须问道路之自出,若安坐则何尝有疑。

  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0、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人惰于进道,无自得达,自非成德君子必勉勉,至从心所欲不踰矩方可放下,德薄者终学不成也。

  11、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自安于遇,而终于愚矣。

  12、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故善养子者,当其婴孩,鞠之使得所养,全其和气,乃至长而性美。教之,示以好恶有常。如养犬者,不欲其升堂,则时其升堂而扑之。若既扑其升堂,又复食之于堂,则使孰从。虽日挞而求其不升,不可得也。养异类且尔,况人乎。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或曰:“学无益也,如质何?”曰:“未之思矣。夫有刀者砻诸,有玉者错诸,不砻不错,焉攸用?砻而错诸,质在其中矣。否则辍”。

  15、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侯。

  16、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17、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1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9、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关于教育的人生名言

  1、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

  2、志当存高远。

  3、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

  4、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

  5、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6、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7、屋宽,不如心宽。

  8、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9、我们不需要死读硬记,我们需要用基本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

  10、受教育懂得焚毁遗嘱,做一个体面的人,为人所爱,受人敬重,而不是去做一个屡犯的偷表贼,受到法律对五种情状的加重处罚,解赴格雷伏刑场处死,受人憎恨和名誉扫地。作者:巴尔扎克

  11、荣誉感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因而只有那些禀性高尚积极向上或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具备。

  12、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独。

  13、美的事物在人心中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的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喜悦。

  14、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

  15、尽多少本分,就得多少本事。

  16、教子功夫:第一在起家,第二在择师。

  17、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

  1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19、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20、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21、教师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它的事业,从表面来看虽然平反,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之一。

  22、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23、表扬要对人不对事,批评要对事不对人;表扬要公开,批评要私下。配合、服从要公开,意见、建议要私下。

  24、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5、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

关于教育的名言

  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

  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4.“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5.“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6.“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

  7.“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马卡连柯

  8.“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爱因斯坦

  9.“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爱因斯坦

  10.“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