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繁星中文网!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 名言

书戴嵩画牛让我们联想到名言

2023-11-15 09:42繁星中文网

书戴嵩画牛让我们联想到名言

《书戴嵩画牛》阅读理解及答案

  书戴嵩画牛

  书戴嵩画牛①蜀中有杜处士,好⑩书画,所宝②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③,常以自随。一日曝⑨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④大笑曰:“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⑤入两股间。今乃掉尾⑥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⑦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⑧。”不可改也。

  书戴嵩画牛阅读答案:

  9.解释下列加点词。

  (1)好书画(喜欢)

  (2)一日曝书画(晒)

  (3)处士笑而然之(认为对)

  (4)古人云(说)

  10.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项是(B)(D)。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B、(戴嵩)尤所爱C、(牧童)拊掌大笑D、(杜处士)不可改也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的句子的意思。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

  12.文章最后引用古文的作用是什么?

  使论据确凿充分、提纲挈领、总领全篇、引人入胜。

《书戴嵩画牛》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书戴嵩画牛① 蜀中有杜处士,好⑩书画,所宝②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③,常以自随。一日曝⑨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④大笑曰:“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⑤入两股间。今乃掉尾⑥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⑦之。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⑧。”不可改也。

  书戴嵩画牛阅读答案: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好书画(喜欢)

  (2)一日曝书画(晒)

  (3)处士笑而然之(认为对)

  (4)古人云(说)

  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项是(B)(D)。 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B、(戴嵩)尤所爱 C、(牧童)拊掌大笑 D、(杜处士)不可改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的句子的意思。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

  4.文章最后引用古文的作用是什么?

  使论据确凿充分、提纲挈领、总领全篇、引人入胜。

书戴嵩画牛的阅读答案

  书戴嵩画牛

  书戴嵩画牛①蜀中有杜处士,好⑩书画,所宝②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③,常以自随。一日曝⑨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④大笑曰:“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⑤入两股间。今乃掉尾⑥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⑦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⑧。”不可改也。

  书戴嵩画牛阅读答案:

  9.解释下列加点词。

  (1)好书画(喜欢)

  (2)一日曝书画(晒)

  (3)处士笑而然之(认为对)

  (4)古人云(说)

  10.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项是(B)(D)。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B、(戴嵩)尤所爱C、(牧童)拊掌大笑D、(杜处士)不可改也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的句子的意思。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

  12.文章最后引用古文的作用是什么?

  使论据确凿充分、提纲挈领、总领全篇、引人入胜。

山行阅读理解及答案

  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解释下列词语

  ①远上: ②寒山: ③石径: ④斜: ⑤白云生处: ⑥爱: ⑦枫林晚: ⑧霜叶: ⑨二月花:

  2、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诗人笔下的深秋季节的山林景色图,还写了哪些景物?你觉得怎样?

  4、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参考答案:

  1、①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②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

  ③石径:石头小路。

  ④斜: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⑤白云生处:指飘浮着白云的地方。

  ⑥爱:真爱,留恋的意思。

  ⑦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⑧霜叶:指被秋霜打过的枫叶。

  ⑨二月花:春天的花。

  2、《山行》描写的是深秋季节的景色,诗中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写的是枫叶红的季节,枫叶红的季节是秋季。

  3、 诗人笔下除了写枫林外,还写了寒山、石径、白云,这四样构成了一幅秋色图,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赏析:

  这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远写出了山路的绵长和山之深,斜与上呼应,写出了高而陡的山势。顺着这条山路极目而望,在白云飘浮缭绕之处,几椽芭屋若隐若现,不禁让人顿生亲切之感。但这前两句其实只是陪衬,后二句之枫林红叶方为此诗描写之重点。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真是满山云绵,如烁彩霞,竟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而停车凝望、陶然忘归的诗人也成为画面的一部分。但诗人没有像一般文人那样悲秋伤时,而是通过一片红色展现出秋天山林热烈蓬勃的景象,体现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股英爽俊拔之气溢于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和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