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繁星中文网!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 名言

红楼梦33回37回名言名句

2022-05-22 00:34繁星中文网

红楼梦33回37回名言名句

红楼梦的语录36条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红楼梦的语录36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2、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3、茜纱窗下,公子无缘。黄土垅中,卿何薄命。

4、天方明时,便披衣煨往黛玉房中来了,却不见紫鹃翠缕二人,只有他姊妹两个尚卧在衾内。那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合目而睡。湘云却一把青丝,拖于枕畔,一幅桃红绸被只齐胸盖着,衬着那一弯雪白的'膀子,撂在被外,上面明显着两个金镯子。

5、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6、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7、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

8、逝者已登仙界,非碌碌你我尘寰中之人也。小王虽上叨天恩,虚邀郡袭,岂可越仙輀而进也?

9、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10、雀儿拣着旺处飞,黑母鸡一窝儿,自家的事不管,倒替人家去瞎张罗。

11、伏以太极两仪,絪缊交感。图书出而变化不穷,神圣作而诚求必应。兹有信官贾某,为因母病,虔请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大圣人,鉴临在上,诚感则灵,有凶报凶,有吉报吉。先请内像三爻。

12、来自情天,去由情地。前生误被情惑,今既耻情而觉,与君两无干涉。

13、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

14、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15、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16、冷月葬花魂。——曹雪芹《红楼梦》

17、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 ——曹雪芹 《红楼梦》

18、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曹雪芹 《红楼梦》

19、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曹雪芹 《红楼梦》

20、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21、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22、昌明隆盛之邦,诗李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 《红楼梦》

23、一僧一道告诫灵性已通凡心正炽的灵石:"凡间之事,美中不足,好事多磨,乐极悲生,人非物换,到头一梦,万境归空,你还去吗?"顽石曰:我要去。 《红楼梦》

24、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鼎炉之剩药犹存,襟泪之余痕尚渍。 ——贾宝玉 《红楼梦》

25、帘外蕉叶竹梢之上,雨声淅沥,清寒透幔 。《红楼梦》

26、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薛宝琴 《红楼梦》

27、早知人情比纸薄,我懊悔留存诗帕到如今。万般恩情从此绝,只落得、一弯冷月照诗魂。 《红楼梦》

28、菊影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红楼梦》

29、对菊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红楼梦》

30、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有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红楼梦》

31、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旧也无。 《红楼梦》

32、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红楼梦》

33、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位于重阳会有期。 《红楼梦》

34、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35、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曹雪芹

36、俗语说的,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虽然岁数大,山高高不过太阳。只从我父亲没了,这几年也无人照管教导。如若宝叔不嫌侄儿蠢笨,认作儿子,就是我的造化了。

源于红楼梦的红楼宴

  红楼宴源于《红楼梦》。

  《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叶,它是满汉文化、南北文化相互碰撞、吸收融合的典范,是中国明末清初时期贵族生活的真实历史画卷。就是在这部傲立于世界文学之林、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的鸿篇巨制中,曹雪芹用了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描述了众多人物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就其规模而言,则有大宴、小宴、盛宴;就其时间而言,则有午宴、晚宴、夜宴;就其内容而言,则有生日宴、寿宴、真寿宴、省亲宴、家宴、接风宴、诗宴、灯谜宴、合欢宴、梅花宴、海棠宴、螃蟹宴;就其节令而言,则有中秋宴、端阳宴、元宵宴;就其设宴地方面言,则又有劳园宴、太虚幻境宴、大观园宴、大厅宴、小厅宴、 怡红院夜宴等等,令人闻面生津”。

  通过各种各样的宴集,曹雪芹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张未穷尽的美食单,更重要的是作者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完整的红楼饮食文化体系。

  曹家居南京、扬州60多年,饮食多为淮扬风味。曹寅编纂著述颇丰,有淮扬饮食诗文问世。寅母为康熙乳娘,寅幼年为康熙侍读,过从甚密。寅在扬州多次督办御宴,熟谙要旨。雪芹幼年随乃祖在任上,饮食之道,耳濡目染皆为淮扬佳味,而《红楼梦》创作以“声色饮馔之幻”来演示人生哲理,对淮扬烹饪文化素材驾轻就熟,信手拈来皆成雅丽,令人叹为观止。当代红学俊彦冯其庸、李希凡先生推论红楼菜当属淮扬风味。扬州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及其家庭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红楼宴的开发责无旁贷地落在扬州烹饪文化界的`肩上。

  丁章华先生运筹与推动红楼宴研制,时历二十春秋,组织精干,梳理史料,考察论证,方家研讨,磨砺提精,终成大器。红楼宴的设计立足于红楼文化整体的一部分进行再创造,以发扬光大《红楼梦》所代表的文化传统、审美意识、文化蕴含,对餐厅、音乐、餐具、服饰、菜点、茶饮等项进行综合设计,使人恍如置身于《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中。红楼菜以其美味、丰盛、精致见长,给人以高层次饮食文化艺术的享受,名扬海内外。

  经典菜品:怡红祝寿、鸡髓笋、雪底芹芽、扒驼掌、鸡皮虾丸汤、牛乳蒸羊羔、笼蒸螃蟹、三鲜鹿筋、鸡丝蒿子杆、老蚌怀珠、西瓜盅酒醉鸡、凤衣串珠

红楼梦的优美对联

  上联:黄花满地

  下联:白柳横坡

  上联:文采风流

  下联:旷性怡情

  上联:皑皑轻趁步

  下联:翦翦舞随腰

  上联:坳垤审夷险

  下联:枝柯怕动摇

  上联:鳌愁坤轴陷

  下联:龙斗阵云销

  上联:宝婺情孤洁

  下联:银蟾气吐吞

  上联:赑屃朝光透

  下联:罘罳晓露屯

  上联:彻旦休云倦

  下联:烹茶更细论

  上联:诚忘三尺冷

  下联:瑞释九重焦

  上联:赐裘怜抚戍

  下联:加絮念征徭

  上联:岛云蒸大海

  下联:岚气接丛林

  上联:犯斗邀牛女

  下联:乘槎待帝孙

  上联:芳情只自遣

  下联:雅趣向谁言

  上联:分曹尊一令

  下联:射覆听三宣

  上联:伏象千峰凸

  下联:盘蛇一径遥

  上联:构思时倚槛

  下联:拟景或依门

  上联:光夺窗前镜

  下联:香粘壁上椒

  上联:寒山已失翠

  下联:冻浦不闻潮

红楼梦的由来

  牛顿曾经说过,他只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只是偶尔拾到一点贝壳,至于真理的大海,他还没有发现。

  牛顿只是这么评价他自己。我知道比不上牛顿,我甚至不懂我有没有资格在这个神圣的殿堂上窃窃私语。

  周汇本《红楼梦》是周汝昌《石头记会真》的普及本。周老先生早年就“誓为《红楼梦》校定一部接近雪芹原文的真本。”即鲁迅先生说的“埽荡烟埃”“斥伪返本”。他花了近一甲子校汇的《红楼梦》已经问世。但这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号。

  他做到了,可是我们大家却没有做到。当班上同学拿起我买的周汇本《红楼梦》时总免不了问上一句“为什么你这《红楼梦》才八十回”“《红楼梦》不是有一百二十回之类的话来。”他们似乎更关心“宝黛争婚”却不曾听说“落花水流红”的意境。用赵大叔的话来说就是:悲哀!真是莫大的悲哀!他们只知道一百二十回《红楼梦》却不晓得真正的《红楼梦》只有一百零八回。这就已经牵涉到了出版社的过失问题,故在这里我们暂不讨论。结果让很多人以为一百二十回的故事是由一个叫曹雪芹的人和一个叫高鹗的人合作写出的,以为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就是曹雪芹的《红楼梦》。《红楼梦》就是这么样的一部书。只可惜原笔《红楼梦》所存世的.只有七十六回〈缺第六十四,六十七,七十九,八十〉。即使曹雪芹的亲友所补续四回中内容也不免有些牵强,失去了雪芹笔下的那种“生猛灵动”,至于程高续的后四十回就更不像了,简直就是垃圾,严重违背曹公的原旨。

  难怪周汝昌明确指出后四十回是伪续。刘心武也认为高鹗的四十回续书,不应该在跟曹雪芹的文字合在一起印行,他的续书可以单独出版,谁愿意看,可以拿去看,却不能再让那些文字跟曹雪芹挂钩,所谓“《红楼梦》曹雪芹高鹗着的印法,必须改变。诚然,断臂的维纳斯正是失去了她的双臂,才卖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那么,迷失了结尾的《红楼梦》就一定要连上一条丑陋的尾巴吗?

  为了维持这条“尾巴”的存在,高鹗不惜大肆修改曹雪芹的文字来平衡连接的伤口。就连女娲补天剩余石,通灵宝玉,贾宝玉都三位一体了。通灵宝玉一丢贾宝玉就成了傻子?殊不知这全是错谬。通灵宝玉只是青埂峰下石头的幻像在瑕宫神瑛侍者下凡历世时被“夹带”在贾宝玉口中落草。可这一点就迷住了多少的眼睛,更不要说那些被斩断的草绳灰线。这句话是什么意识想必大家都清楚。

  而现在我们只要打开周汇本《红楼梦》,我们就发现里面的许多文字与通行本有很大出入,要知道这可是周老先生从现存的十一个古本中逐字逐句汇校而来的。正如《红楼梦》第五回太虚幻境的一副对联: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就让我们用这种方式来纪念这部“字字皆啼血”的文学的诞生吧!

  曹雪芹是个奇人,原着是“奇人之书”;续书者是个俗人,后四十回是“俗人之书”。奇与俗,雅与俗,互不相能。不过,二百年来读《红楼梦》的人,毕竟是俗人居多,后四十回在一定的历史时段里博得一些喝彩声,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然而,历史是车轮滚滚向前,红学已经发展了一百年,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两种《红楼梦》是需要雅俗分流各归其位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