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大学校标语集合70条
南京中医药大学校徽设计
南京中医药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学校始建于1954年,是中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江苏省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截止2014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拥有仙林和汉中门两个校区,设有9所直属学院,有各类在校生20000余名,24个本科专业,涉及医、管、理、工、经、文等6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为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博士点和44个硕士点。
南京中医药大学不仅主持编写了第一套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和教学大纲,也为新中国现代高等中医教育输送了第一批师资,培养并诞生了承淡安、叶橘泉等新中国中医药界最早的学部委员(院士),从这里走出了9位“国医大师”(占全国的三分之一)、5位中医药界院士(占全国的二分之一),被誉为“新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
历史沿革
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历经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江苏省中医学校、南京中医学院、江苏新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恢复建制)等历史时期,是中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1995年更名为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开辟仙林校区,2010年列为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2011年成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办学实力
学科建设
截止2014年6月,学校建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学科、1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8个江苏省重点学科。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博士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3个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22个)和44个硕士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39个),博士点覆盖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所有二级学科,具有博士生导师自审权和主干学科专业的教授评审权。学校还是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具有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授予权。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3个):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5个):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药学、护理学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31个含17个自主设置学科):中医学(17个含5个自主设置学科)、中西医结合(6个含4个自主设置学科)、中药学(8个自主设置学科)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42个含10个自主设置学科,另有10个专业可授予专业学位):中医学(18个含6个自主设置学科)另有7个专业可授予专业硕士、中西医结合(7个含5个自主设置学科)另有1个专业可授予专业硕士、中药学(8个自主设置学科,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药学(6个)、临床医学(2个)另有2个专业可授予专业硕士、公共管理(1个)
国家重点学科(3个):中药学、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儿科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中医学、中医内科学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4个):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学科(14个):方剂学、温病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肝胆病学、针灸学、药用植物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医医史文献学、中医护理学、中医脾胃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肛肠病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19个):伤寒学、中医诊断学、临床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 、中医痹病学、中医肿瘤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养生学、推拿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资源化学、中医药信息学、中医文化学、中医药管理学、中医皮肤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心病学
江苏省重点学科(8个):中医临床基础、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中医妇科、针灸推拿学
教学建设
截止2014年6月,学校拥有15个本科专业,30余个专业方向,涵盖医、管、理、工、经、文等多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多学科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建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5部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学校建成22所附属医院、5所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各类教学及毕业实习基地逾百所。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国家基础学科理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试办)、首批获准接受和培养留学生及台湾地区学生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全国中医师资进修教育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药资源与开发、护理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护理实验教学中心 、中医临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3]
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温病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内科护理学、中药炮制学、中医诊断学等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精诚计划"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中医儿科学教学团队、中医内科学教学团队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中医药专业英文简历表格
2.中医药代表实习生个人简历模板下载word格式
3.中医药学求职简历表格
4.中医药学院毕业生求职简历封面
5.中医药学院校徽
6.南京中医药大学校徽
7.中医药学专业个人简历
8.成都中医药大学校徽
9.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徽
10.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徽
南京中医药大学校徽
南京中医药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学校始建于1954年,是中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江苏省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截止2014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拥有仙林和汉中门两个校区,设有9所直属学院,有各类在校生20000余名,24个本科专业,涉及医、管、理、工、经、文等6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为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博士点和44个硕士点。
南京中医药大学不仅主持编写了第一套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和教学大纲,也为新中国现代高等中医教育输送了第一批师资,培养并诞生了承淡安、叶橘泉等新中国中医药界最早的学部委员(院士),从这里走出了9位“国医大师”(占全国的三分之一)、5位中医药界院士(占全国的`二分之一),被誉为“新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
历史沿革
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历经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江苏省中医学校、南京中医学院、江苏新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恢复建制)等历史时期,是中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1995年更名为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开辟仙林校区,2010年列为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2011年成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办学实力
学科建设
截止2014年6月,学校建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学科、1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8个江苏省重点学科。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博士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3个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22个)和44个硕士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39个),博士点覆盖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所有二级学科,具有博士生导师自审权和主干学科专业的教授评审权。学校还是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具有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授予权。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3个):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5个):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药学、护理学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31个含17个自主设置学科):中医学(17个含5个自主设置学科)、中西医结合(6个含4个自主设置学科)、中药学(8个自主设置学科)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42个含10个自主设置学科,另有10个专业可授予专业学位):中医学(18个含6个自主设置学科)另有7个专业可授予专业硕士、中西医结合(7个含5个自主设置学科)另有1个专业可授予专业硕士、中药学(8个自主设置学科,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药学(6个)、临床医学(2个)另有2个专业可授予专业硕士、公共管理(1个)
国家重点学科(3个):中药学、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儿科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中医学、中医内科学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4个):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学科(14个):方剂学、温病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肝胆病学、针灸学、药用植物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医医史文献学、中医护理学、中医脾胃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肛肠病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19个):伤寒学、中医诊断学、临床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 、中医痹病学、中医肿瘤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养生学、推拿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资源化学、中医药信息学、中医文化学、中医药管理学、中医皮肤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心病学
江苏省重点学科(8个):中医临床基础、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中医妇科、针灸推拿学
教学建设
截止2014年6月,学校拥有15个本科专业,30余个专业方向,涵盖医、管、理、工、经、文等多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多学科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建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5部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学校建成22所附属医院、5所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各类教学及毕业实习基地逾百所。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国家基础学科理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试办)、首批获准接受和培养留学生及台湾地区学生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全国中医师资进修教育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药资源与开发、护理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护理实验教学中心 、中医临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温病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内科护理学、中药炮制学、中医诊断学等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精诚计划"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中医儿科学教学团队、中医内科学教学团队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中医药专业英文简历表格
2.中医药代表实习生个人简历模板下载word格式
3.中医药学求职简历表格
4.中医药学院毕业生求职简历封面
5.中医药学院校徽
6.南京中医药大学校徽设计
7.中医药学专业个人简历
8.成都中医药大学校徽
9.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徽
10.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徽
校徽设计图
大学校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