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与诚信名言警句
关于承诺的名言
履行承诺,是对他人和社会尽责,诚信是人最基本的品质,是其他一切美德的基础。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承诺的名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实言实行实心,无不导人之理。——吕坤
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国俗语
3、去食去兵,不可去信。———关汉卿
4、立身存笃信,景行胜将金。——王梵志
5、守信用胜过有名气。——(美)罗斯福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7、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美)马克·吐温
8、他没有任何未来可以对她承诺。——安妮宝贝
9、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尔基
10、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美)马克·吐温
11、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俄)列夫·托尔斯泰
12、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
13、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14、其实,那些从不给你承诺的人,为你做了更多。——李宫俊
15、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法)莫里哀
16、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郭沫若
17、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法)巴尔扎克
18、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伊索
19、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20、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英)哈伯特
21、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22、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俄)列夫·托尔斯泰
23、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24、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英)莎士比亚
25、不要过度承诺,但要超值交付。——戴尔·卡耐基
26、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谢觉哉
27、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日)松下幸之助
28、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英)莎士比亚
29、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30、人生的大部份时间里,承诺的同义词是束缚,奈何我们向往束缚。——张小娴
31、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苏)高尔基
32、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卢梭
33、有些话不是承诺,只是因为像承诺,就被当作承诺记住了。——颜无色
34、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3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德)康德
36、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列夫·托尔斯泰
37、勉强的人谈承诺,适不适合?珍惜终究会失去的,值不值得?——戚薇
38、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美)富兰克林
39、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中)冯玉祥
40、对恋人的每一次承诺都要放上天平,这天平的另一端放的对社会的责任。——佚名
41、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42、爱本质上应是一种意志行为,用自己的生命完全承诺另一生命的决心。——弗洛姆
43、承诺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用公众承诺的力量逼自己成功。——陈安之
44、一举一动,都是承诺,会被另一个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宫崎骏
45、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凯洛夫
46、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卢梭
47、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48、创业不像读书,一天可以过好多年,创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周晋峰
49、品牌包含了公司多年来积累的诚信声誉,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英国商人
50、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51、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瑞士)阿米尔
52、情感只是一种回忆中的承诺,见面除了话当年之外,再说什么就都难了。——三毛
53、结婚那天你一定要来做我的伴郞,因为我们承诺过要一起走进婚姻的殿堂。——张爱玲
54、信用难得易失。费10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会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日)池田大作
55、承诺本来就是男人与女人的一场角力,有时皆大欢喜,大部份的情况却两败俱伤。——张小娴
56、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斯宾诺莎
57、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罗曼·罗兰
58、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罗素
59、一个承诺在最需要的时候没有兑现,那就是出卖,以后再兑现,已经没什么意思了。——张小娴
60、智者宁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发;宁可勉励克服痛苦,免得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托马斯·莫尔
61、爱一个人不是向她承诺会对她有多好,而是明知爱的毫无指望,却还一直在那里傻傻地等她。——张爱玲
62、一个女人在用一生的'辛勤、最美好的青春,来维护一个承诺。她的虚荣是可以理解的。任何话,说多了就很廉价。——陈果
63、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何智勇
64、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尔
65、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中)三毛
66、当前的任务是,即使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也要挖掘矿石,提炼生铁,铸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及与这一世界观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纯钢。——列宁
67、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邓肯
68、走上社会后,我们深感信用危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但埋怨没有用,更不能等待。重树社会信用必须靠每个人的努力,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郭辉
关于佛教的名言
1、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2、生活磨砺了人生,这一路走来,学会了理解。
3、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4、佛学经典语录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5、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
6、将意气之歌,在生命中唱响,唱出生命绚丽的华章;将意气的帆,在生命中扬满,到中流击水,看时代风光;将意气的剑,在生命中磨亮,劈荆斩棘,不怕前路漫漫,我自力创辉煌。
7、生活如花,姹紫嫣红;生活如歌,美妙动听;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诗,意境深远,绚丽多彩。
8、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9、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10、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11、无法改变别人,但能够改变自我;无法改变天气,但能够改变情绪;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能够扩展它的宽度!换个角度,生活每一天都是精彩的!
12、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13、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14、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15、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16、聪明之人,一味向前看;智慧之人,事事向后看;聪明之人,是战胜别人的人;智慧之人,是战胜自我的人。
17、昨日和明天对我们来说都是不真实的,唯有这天才是我们能够把握得了的。因此,唯有珍惜这天,才能使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有好处的事情。
18、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19、心善,事事皆善;心美,事事皆美。(短文学网:duanwenxue/)摘自:短美文www.duanmeiwen.com
20、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21、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此刻事,此刻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
22、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23、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24、心中装满着自我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25、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26、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是不完美的,是孤独的,是无味的,是缺乏激情的。唯有挫折能够磨炼你的意志,提升你的境界,充实你的人生!情感短信
27、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28、成功需要八个从不:从不放下梦想,从不懈怠努力,从不遗忘友情,从不疏忽联系,从不错过信息,从不松开坚持,从不迷茫目标,从不三心二意。
29、你每一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30、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31、不可说。
32、当你对自我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33、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34、怎样才能得到快乐?只要放下满腹的牢骚,摒弃虚伪的乔装,放下对金钱的渴望,放下对权势的窥探,你会发现快乐随之而来,懂得放下才能收获快乐!
35、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36、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37、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38、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39、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40、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41、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42、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43、人生如一本书,就应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支歌,就应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人生如一幅画,就应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
44、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生活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它常常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的启迪。
45、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46、我不知道我此刻做的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而当我最后老死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些。所以,我此刻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做好每一件事,然后等待着老死。
47、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48、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49、佛语名言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我的修养不够。
50、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51、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我,这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52、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53、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54、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55、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56、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唯有放下抱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
57、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58、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59、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60、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61、生命犹如一片绿叶,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的枯黄,但他的叶脉,还是那么清晰可见。
62、学会把自我的心态放低放平,多看自我的缺点,多看别人的优点,让傲慢的心变得谦虚恭敬,这样您所处的环境自然就融洽了。
63、抱怨就像搬起石头砸自我的脚,于人无益,于己不利,于事无补。
64、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65、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66、心若简单,生活就简单;心若复杂,生活就充满痛苦。
67、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68、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69、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70、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71、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72、人与人之间的很多矛盾都是从傲慢中来的;都觉得自我比别人更高明,比别人更有见识,比别人更正确,于是相互轻视,矛盾也就逐渐生起了。
73、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此刻事,此刻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
74、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75、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76、别人能够违背因果,别人能够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必须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77、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78、如果你不给自我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我的内心,你放不下。
79、相信自我,一路风景一路歌,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80、梦想是一个幸福的念想,想着想着就快乐了,它执着地立在那里,是生活的一个界标,代表着活力与向上。
81、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82、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但是蒙衣漏厕。
83、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乐是苦因。
84、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这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这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这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这天已经家破人亡。
85、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期望获福,无有是处。
86、一切皆为虚幻。有深度的网名
87、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88、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89、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90、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91、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放入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92、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93、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94、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95、支撑的力量是伟大的,支撑的过程是困难的,支撑的结果也是沉默的。我们只有把握好人生的“三角形”,才能支撑住我们自我的光彩人生。
96、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97、你不要直不满人家,你就应直检讨自我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我。
98、有些事情本身我们无法控制,只好控制自我。
99、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理解不能改变的。
100、给生活贴上梦想的标签,那些普通的日子就升华了,平淡的时光染上华丽的色彩,点石成金,就是这么回事。
101、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102、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103、幸福,不是收获的多,而是抱怨的少。于人不苛求,遇事不抱怨。只有善于驾驭自我情绪和心态的人,才能获得平静,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104、人生有输有赢,得势顺境时不要得意忘形,放纵自我;失势逆境时不可消极颓唐,放下自我。成功的人生,要自我定义;快乐的人生,要自我创造!
105、学佛是对自我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106、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107、梦想是一个幸福的念想,想着想着就快乐了,它执着地立在那里,是生活的一个界标,代表着活力与向上。
108、死亡教会人一切,如同考试之后公布的结果——虽然恍然大悟,但为时晚矣!
109、人,只要拥有微笑,就能够豁达乐观地活着;人,只要时刻持续微笑,就能够在漫漫人生道路上拥有一张永久的通行证。
110、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111、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112、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113、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114、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115、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116、当应对两个选取时,抛硬币总能奏效,并不是因为它总能给出对的答案,而是在你把它抛在空中的那一秒里,你突然知道你期望它是什么!
117、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118、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119、相信自我,一路风景一路歌,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120、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命运争吵,命运它是最公平的审判官。
121、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122、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123、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24、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125、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126、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127、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128、有翅膀就该去飞翔,有梦想就要去追逐。一个人能够一无所有,却不能没有梦;能够一次次跌倒,却不能一蹶不振。能够傲视风雨的人,必是生命的强者。
129、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130、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131、忌妒别人,不会给自我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132、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13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134、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135、活着的气度则是要刚柔并济,胸中有天地。要坚韧不拔,顽强不屈。要傲骨侠肠,正直勇敢。
136、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令一切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137、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我。
138、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139、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140、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我。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我。
141、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142、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143、世界上总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这是人生旅途中的真实存在。走不完的路适可而止,过不了的河及时掉头,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144、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145、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务必,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146、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唯有放下抱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
147、生活磨砺了人生,这一路走来,学会了理解。
148、木桶最短一节决定其容量;铁链最弱一环决定其强度;人最大的缺点决定其是否成功。完善自我,让梦想不再是幻想,让未来充满期望。
149、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150、你能够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151、佛语名言承认自我的伟大,就是认同自我的愚疑。
152、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153、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154、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双眼饱览美景,用身体拥抱自然,用汗水洗净心灵,用爱情升华情怀,用歌唱美化年华,用意志战胜自我,用智慧感悟人生。
155、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156、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157、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58、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159、真心是菩萨净土。
160、生命的美丽,永远展此刻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此刻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此刻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此刻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161、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162、生活在这世界,最难做到的无疑就是放下。大多数自我喜爱的固然放不下,自我不喜爱的也放不下。因此,爱憎之念常常霸占住心房,这样哪里快乐自主呢?
163、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务必,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164、业障深重的人,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165、意气,成就生命的坚韧与不屈;意气,谱写生命的华丽与壮美;意气,铸就心灵的自信与乐观。
166、人生就像是一次旅行,人们总是忙于奔赴目的地,却往往忽略了路边的风景!
167、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168、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169、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170、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71、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172、人,只要拥有微笑,就能够豁达乐观地活着;人,只要时刻持续微笑,就能够在漫漫人生道路上拥有一张永久的通行证。
173、幸福,不是收获的多,而是抱怨的少。于人不苛求,遇事不抱怨。只有善于驾驭自我情绪和心态的人,才能获得平静,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174、光之精灵彩衣斑斓,赤橙红绿青蓝紫,那是阳春予它的骄傲,三月予它的娴雅,花瓣上的露珠折射出整个世界的柔美,我将它抖落捧于手心,在指间溶成艳色一滴的倾城容颜,凝聚成唯一不灭的记忆。
175、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176、佛语名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177、活着的气度是昂首挺胸,独立寒冬,应对漫天大雪,而巍然不动的英雄豪情,是酷暑三伏,雷雨交加,坐于书房,面不改色,挥笔题书的那份悠然宁静。
178、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179、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180、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181、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182、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短文学网:duanwenxue/)
183、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我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184、活着的气度是昂首挺胸,独立寒冬,应对漫天大雪,而巍然不动的英雄豪情,是酷暑三伏,雷雨交加,坐于书房,面不改色,挥笔题书的那份悠然宁静。
185、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186、生而为人,活着,活出风度,风采,风格。这些皆为外表,而气度则是内涵,是质地,是根本。
187、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188、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189、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190、刚强的柱石支撑起了百年不倒的大桥,坚韧的钢轨支撑起了呼啸奔驰的列车。因为它们都得益于三角形结构的支撑。
191、心若简单,生活就简单;心若复杂,生活就充满痛苦。
192、学佛第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我,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193、每种创伤,都是种成熟。
194、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195、好好的管教你自我,不要管别人。
196、凌云高楼巍峨壮观,气势撼人,正因为那来自坚实基石构成的三角形无语的支撑。所以,基陷楼必危。
197、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198、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19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00、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201、不要常常觉得自我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202、参天大树挺拔耸立,枝繁叶茂,正是来自于深扎大地的根与干构成的三角形的支撑。所以,根死树必枯。
203、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204、活着,必须要有气度,这不仅仅仅是涵养,也是一种标识。在与人交往中,为人所看中的第一要素即是气度。修炼人生,展示自我活着的气度,让生命更有好处。
205、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206、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207、品味生活,完善人性。存在就是机会,思考才能提高。人需要不断打碎自我,更就应重新组装自我。
208、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209、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10、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211、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212、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我留下了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无谓压抑自我。
213、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我逃了。
214、生而为人,活着,活出风度,风采,风格。这些皆为外表,而气度则是内涵,是质地,是根本。
215、人生似一束鲜花,仔细观赏,才能看到它的美丽;人生似一杯清茶,细细品味,才能赏出真味道。我们就应从失败中从成功中从生活品味出人生的哲理。
216、只要应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217、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包罗万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弹奏出多重美妙的旋律:生活是一座飞马牌大钟,上紧发条,便会使人获得浓缩的生命。
218、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19、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220、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221、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222、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223、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224、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225、蓝天,留下了空白,才有了“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的波澜;历史,因你留下了空白,才会有了青冢空留,遐思不断。
226、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227、蔷薇花又开了,与那年的一样幽美芬芳。篱笆栅栏下的蔷薇花之光斑,飘飘荡荡,带着浓浓的忧伤。闭上眼睛,微微发呆,记忆深处,你笑唇比这花儿甜。
228、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来时还得快。室中自有代还人,汝欲赖时她不赖。
229、认识自我,降伏自我,改变自我,才能改变别人。
230、落日溶金,暮云四合,晚霞带着无尽的沉思,落在了那片青冢,云无语,草也沉默;落在了那片空白,让人忆起了你,用缕缕青丝熬成了白发沧桑,用自我的明眸点染了那一方净土,那一方空灵,那一方空白,那一道风景。
23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232、无明但是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233、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234、活着的气度则是要刚柔并济,胸中有天地。要坚韧不拔,顽强不屈。要傲骨侠肠,正直勇敢。
235、佛学经典语录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236、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237、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238、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239、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240、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理解它,这个叫做认命。
241、烹调“成功”的秘方:以“经验”为菜谱,把“抱负”放到“努力”的锅中,用“坚韧”的小火炖熬,加上“决定”做调料,再以“恒心”为良友,必成功!
242、人生谁能不被伤害,但真正打击我们的不是伤害,而是我们对伤害的反应;或用心扭转情绪乐观未来,或消极跟随情绪悲观当下,或发狠撕破情绪仇视过去!
243、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244、未成佛果,先结善缘。
245、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246、粗茶淡饭,清心静欲,生活简单了,人就快乐了;灯红酒绿,利欲熏心,生活世故了,人就变老了。欢笑增加的只是脸上皱纹,而烦恼却是刻在心上的皱纹!
247、敞开心扉,宽容的对待别人你就会拥有全世界,记住,千万别为利来,为利往,笑看人生,你就是最幸福的人。
248、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249、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250、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251、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252、人与人之间的很多矛盾都是从傲慢中来的;都觉得自我比别人更高明,比别人更有见识,比别人更正确,于是相互轻视,矛盾也就逐渐生起了。
253、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254、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255、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256、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257、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258、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259、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260、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261、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一样的人,这样貌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向想改变他,那样貌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262、成功第一步:把握人生目标,做一个主动的人;成功第二步:尝试新的领域,发掘你的兴趣;成功第三步:针对兴趣,定阶段性目标,层层迈进。
263、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264、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265、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266、为生命留下一点空白,为这个骄躁不安的世界留一点空白,哪怕只是一点点,却能挽救无数溺水的精神失陷者。
267、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貌比较没烦恼。
268、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269、怨言是上天得至人类最大的供物,也是人类祷告中最真诚的部分。
270、与其抱怨黑暗,不如点燃蜡烛;与其抱怨混浊,不如沉淀心湖。不要急躁发牢骚,必须要让自我的心静下来,只有静下来,你才能听到钟表摆动的声音。
271、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272、如果你不给自我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我的内心,你放不下。
273、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274、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27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276、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277、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278、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279、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280、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281、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282、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283、别说别人可怜,自我更可怜,自我修行又如何?自我又懂得人生多少?
284、前生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285、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卑鄙。而当我设身为他想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比我还可怜。所以,请原谅所有你见过的人,好人或者坏人。
286、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287、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288、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289、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290、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我的修养不够。
关于佛教的名言集锦
1、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八大人觉经》
2、多欲为苦,生死的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八大人觉经》
3、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八大人觉经》
4、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佛说十善业道经》
5、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佛说十善业道经》
6、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佛说十善业道经》
7、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佛说十善业道经》
8、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佛说十善业道经》
9、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佛说十善业道经》
10、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於顺违境,无爱恚心。——《佛说十善业道经》
11、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12、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3、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14、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着。于法无所住。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空寂。无作业者。无受报者。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此中何法。名为梵行。——《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5、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无取着故。心无障碍故。所行无二故。方便自在故。受无相法故。观无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为清净梵行。——《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6、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
17、闻已应起大慈悲心。观察众生。而不舍离。思惟诸法。无有休息。行无上业。不求果报。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8、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9、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20、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21、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22、佛法是不二之法。
23、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4、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25、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2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27、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28、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29、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猎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30、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3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32、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33、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
34、下下人有上上智。
3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6、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37、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38、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39、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40、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41、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42、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43、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44、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45、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
46、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47、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
48、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
49、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
50、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51、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52、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53、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54、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55、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56、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
57、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58、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59、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
60、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61、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62、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63、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64、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
65、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
66、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服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
67、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68、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
69、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70、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71、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72、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73、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当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74、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75、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76、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关于佛教传统双修的论文
佛教传入中国后,为适应中国社会的特殊情况,不断调节自己,逐渐融入中国社会,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试论中国佛教的禅净双修传统论文。在所有的佛教宗派中,禅宗与净土宗是最具有中国特点的两派。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形成了禅净双修的格局。笔者将结合中国佛教的发展过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禅净双修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必然趋势
佛教自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之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渐取得了较大的影响,但也给自身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唐武宗的灭佛,使佛教遭到了很大的挫折,特别是那些依靠庞大的寺院经济维持的佛教宗派,影响更大,此后,这些宗派一蹶不振。相反,禅宗倡导山林佛教,主张自力更生,所以禅宗不但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反而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净土宗倡导念佛,基本上没有什么庞大的丛林组织,且方便易行,所以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故而,武宗灭佛之后,中国佛教形成了禅宗与净土宗双枝并秀的局面。禅宗主张自力解脱,净土宗主张他力拯救,所以禅宗与净土宗,彼此攻击,或执禅毁净,或执净毁禅。参禅者称“即心即佛”,每每讥讽净众为“着相”。念佛者则自谓“仗佛加被”,往往贬斥禅众为“浮泛”。然而禅净作为中国佛教分别代表自力和他力的两极,它们在理论上还是有一定的共通之处,所以在经过长期的内部紧张后,终于缓和矛盾走向融合,创造出兼具双方之长的修持模式。
1.禅净同源于大乘思想,具有自他融合的思想基础。
净土宗是以阿弥陀佛为信仰对象,以念佛为手段,以往生极乐世界为目的佛教宗派。在求得往生的过程中,净土宗主张要依靠阿弥陀佛的伟大愿力,不断念佛才能成功。这一思想是大乘佛教基本思想的反映。根据净土宗的重要经典《无量寿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是法藏菩萨,立志证得无上菩提,发起普度众生的誓愿。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修持,最终完成誓愿,在距今十劫之前成就为佛,住极乐世界,社会文化论文《试论中国佛教的禅净双修传统论文》。我们可以看到阿弥陀佛身上体现出来的普度众生的宏愿,这就是大乘佛教的.伟大精神即“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体现,他力的思想就是这种伟大精神在众生修持依恃力用上的落实。又《佛说观无量寿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即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注:《大正藏》12卷,第343页上。)这是强调众生之心忆佛念佛时,该心即是佛,诸佛广大的智慧,就从忆佛念佛的心中出生。对众生主体“心”功用的肯定,也是对自力功用的肯定,表明他力是不离开自力的,也是不能离开自力的。禅宗认为人人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并强调心性本觉,返归本性,自悟成佛。从广义的他力意义上说,禅修者也要归依佛、法、僧三宝,也要奉持戒、定、慧三学,因而要拒绝佛的他力帮助是不可能的,拒绝死后进入佛国世界的说法也是难以立足的。所以禅净两宗的大乘思想决定了融合的可能性。
2.禅净双修符合人的心理基础。
佛教作为一种世界观,对世界的看法是悲观的。它认为世俗世界是一个苦海,因此,希望大家能够脱离这一苦海。为了这一目的,它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修行方式。尽管修习方式多种多样,但归根结蒂不外两种,即是依靠修行者个人的力量或依靠外在神灵的力量。禅宗就是中国佛教中主张依靠自力修行的代表,净土宗则是主张他力拯救的代表。无论是自力解脱还是他力拯救,都是人们心理需求的不同方面而已。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有限的存在,这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成为神,无所不能。所以当我们遇到超越自身的能力时,我们就自然地期望有一种超越我们自身的力量存在,这当然只能是神,这也是人类需要神或者说外在超越力量的心理基础,这就为他力拯救思想提供了可能性。净土宗在这一方面满足了信徒们修行的心理要求。另一方面,每一个人又都是有理性的存在,我们的思维是无限的,可以不受肉体的限制,这就决定了我们又是一种无限制的存在,而且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人类自力的心理基础。这也是禅宗存在的内在基础。所以说禅宗与净土宗代表的是我们人类的两极,片面地强调一方面都是不恰当的,正确的是两者结合起来。中国佛教的禅净双修就是走的这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