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繁星中文网!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 标语

农村文化建设标语精选80条

2022-01-15 18:44繁星中文网

农村文化建设标语精选80条

农村文化横幅标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不断改善。下面是农村文化横幅标语,欢迎参考阅读!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2、培育礼貌新风,构筑和谐农村。

  3、工农联手,互惠共赢。

  4、打造完美乡村,共建幸福家园!

  5、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潜质。

  6、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7、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构建环境友好型农村。

  8、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

  9、完善农村文化建设,巩固农村文化阵地。

  10、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倡导礼貌新风。

  11、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

  12、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农民民主权利。

  13、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树立新风尚,建设新农村。

  14、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

  15、黎明起洒扫庭院,垃圾袋装投放入箱。

  16、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7、人人重环保,乡村更完美。

  18、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建设完美和谐乡村。

  19、文化和谐发展,社会安定文明。

  20、扶贫帮困,患难相助。

  21、大力倡导礼貌新风尚,构筑和谐完美新农村!

  22、清除村污染,营造秀美山川。

  23、精心组织务求实效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

  24、建好公共文化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5、人人出力,户户参与,造整洁秀丽完美乡村!

  26、全县动员,全民参与,齐心协力建设洁净礼貌优美和谐完美乡村。

  27、要想情绪好,卫生先搞好。

  28、心要净化,屋要亮化,路要硬化,山要绿化,村要美化。

  29、壮大县域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

  30、同心同德建设完美乡村,群策群力共创秀美建设!

  31、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

  32、壮大农村群众经济,带领农民共同富裕。

  33、健全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大力推行四民主两公开。

  34、为小家,为大家,搞好卫生人人夸。

  35、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共建完美乡村!

  36、爱岗敬业勤劳致,精打细算聚财致富,遵纪守法诚信致富,家庭和睦同心致富,邻里互助共同致富。

  37、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38、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39、共建完美乡,共享完美生活。

  40、绘五彩淮南新景,谱完美乡村乐章。

  41、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42、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培育新农民文明风尚。

  43、改厕改灶改圈,植树栽花种草。

  44、扎实开展完美乡村建设工作,把道路建成风景线,把村庄建成景区,把庭院建成景点。

  45、突出地域特色,体现田园风貌,注重文化传承,彰显乡村魅力。

  46、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47、大力推进生活垃圾集中处置,扎实实施农村清洁工程。

  48、繁荣文化,传承文明,宣传科技,培智富民。

  49、评议完善乡规民约,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发奋构建完美和谐乡村。

  50、保护乡村风情,培育特色乡村,建设完美家园。

  51、道路通达河塘清,改水改厕饮水净,垃圾入箱环境美,乡村完美面貌新。

  52、原貌整治塑造特色,让乡村回归乡村。

  53、文明建设窗口,计划生育学校,科技培训阵地,学法普法课堂,文化娱乐阵地。

  54、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5、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完美乡村。

  56、尊重群众,坚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挥农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主体作用!

  57、走科学发展之路,促循环经济发展,建乡村生态礼貌。

  58、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新农村。

  59、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60、建设完美乡村,打造和谐建设!

  61、户户倡树新风,人人遵守公德。

  62、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建设富裕礼貌和谐秀美社会主义新农村带给坚强组织保证。

  63、着力倡导科学礼貌健康生活方式,塑造农村新风貌!

  64、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发展。

  65、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统筹推进完美乡村建设。

  66、邻里和睦情绪舒畅,村院整洁身体健康。

  67、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68、建设完美乡村,让泾县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家更美!

  69、莫为小事争,莫把闲言讲。

  70、美丽村落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

  71、满足农民文化需求,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72、发展特色经济,突出特色产业,用产业化提升农业城镇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富裕农民。

  73、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74、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75、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76、加大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新风尚农民文化。

  77、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78、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79、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80、道路建成风景线,村庄建成景区,庭院建成景点!

  81、清扫清洁坚持做,美丽环境真不错。

  82、办好农村文化站,努力服务人民群众。

  83、民风淳朴团结和睦,经济繁荣环境优美。

农村精准扶贫横幅标语

  农村精准扶贫横幅标语

  1. 精准扶贫 不落一人

  2.先富帮后富 同奔小康路

  3.弘扬中华美德 援手扶贫帮困

  4.扶贫济困 践行友善

  5.扶贫济困,积德行善

  6.精准扶贫到户到人,发展产业齐心脱贫

  7.扶贫济困靠大家,温暖人心你我他

  8.创新扶贫机制,助推产业发展

  9.瞄准扶贫开发对象,全面落实扶贫政策。

  10.弘扬中华美德,关爱贫困家庭

  11.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良好氛围推动共同富裕

  12.创新扶贫机制,助推产业发展

  13.瞄准扶贫开发对象,全面落实扶贫政策。

  14.到户扶贫强基础,金融扶贫兴产业

  15.聚力扶贫攻坚,推进民生工程

  16.加大到村到户扶持力度,增强贫困人口发展能力。

  17.全面落实到户帮扶政策,加快贫困群众致富步伐。

  18.扶贫攻坚发展产业,精准到户引领脱贫

  19.扶贫攻坚,当心所向,民心所依

  20.情系困难群体,奉献诚挚爱心

  21.扶贫济困靠大家,温暖人心你我他

  22.扶贫济困,践行友善

  23.扶贫济困,你我同行

  24.扶贫济困,积德行善

  25.弘扬中华美德,关爱贫困家庭

  26.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

  27.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人心向善的传统美德

  28.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事业

  29.一份捐赠,一份爱心

  30.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人心向善的传统美德

  31.扶贫济困践行友善

  32.扶贫济困互助互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3.扶贫济困,你我同行

  34.扶贫济困,践行友善

  35.扶贫济困,积德行善

  36.创新扶贫思路,助推民生工程

  37.扶贫攻坚,当心所向,民心所依

  38.动员全社会力量,全面实施福利设施复明助行助学解困等五大慈善工程!

  39.到户扶贫强基础,金融扶贫兴产业

  40.慈善送温暖,爱心献社会!

  41.创新扶贫机制,助推产业发展

  42.扶贫攻坚发展产业,精准到户引领脱贫

  43.一份捐赠,一份爱心

  44.扶贫济困,践行友善

  45.扶贫济困,你我同行

  46.聚力扶贫攻坚,推进民生工程

  47.扶贫攻坚发展产业,精准到户引领脱贫

  48.落实扶贫开发政策,竭诚服务贫困群众

  49.扎实推进精准扶贫脱贫 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

  50.扶真贫,真扶贫

暑假农村文化实习的调查报告

  暑假农村文化实践调查报告

  盛夏的天气,烈火般的阳光,晴空万里,大自然中到处充满着和谐的气息.在7月21日至7月23日这三天的时间里,我来到了平江县三市镇这片充满生机的沃土上.带着满腔热情,把这块神奇土地上的乡村文化及人文景观细细品味。

  平江县三市镇距离县城二十多公里,东临嘉义,南接思村,西与安定和三阳交界,北与童市相连.这是一方充满灵性的文化厚土,被誉为“蓝墨水上游”的汨罗江穿境而过,回荡着屈原,杜甫两位世界文化名人江畔求索行吟的千古绝唱;这是一方山清水秀的生态净土,连云拔峭与南,汨水蜿蜒西流,万亩连云茶园青翠欲滴,一望无垠,境内的千年古樟被誉为“中华一绝”。

  深厚的文化底蕴

  该镇文化底蕴丰厚。三市俗称“三眼桥”,相传因古时“三眼分水”的传说而得名,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清末诗人李元度,共和国上将钟期光,当代著名画家周令钊都出生于此。以瓮思游、李里、余宣传、余四兵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旅居外国和留学人士也遍及世界各地。该地的花灯戏深受群众喜爱,且在xx年平江县民间艺术节上获一等奖。著名画家周令钊是三市镇人,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第二套人民币的设计者之一。xx年他回到老家,和友人陈若菊一道,为家乡创作大型版画《碧浪连云,茶香如海》,成为三市的瑰宝。

  现在的乡村文化建设

  近几年逐步建立完善了一些促进村民提高素质的公益文化设施。村民活动室/图书室/篮球场等公益设施陆续建立,全村群众学习,锻炼形成风气,买码,赌博等不良风气已经绝迹,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新建的三市镇文化活动中心拥有12个功能室,文化器材/娱乐设施15套,图书16000册,能同时容纳120人进行学习娱乐活动,是平江县乡镇文化活动中心较为先进的功能中心。在调研的过程中,优美的广场舞格外吸引我的眼球。村民们互相携手,相互微笑,摸索着赢回青春的舞步,自信激昂,成为了村民广场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为优质的生态环境喝彩

  7月23日上午,我来到了三市镇著名的水库风景区——尧塘水库。为缓解城关地区用水供需矛盾,进一步提高饮水质量,平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通过科学论证,将取水源定于距城关30多公里的三市镇尧塘村尧塘水库。尧塘水库风景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三面环山,一面临镇。夏日的水库四周满山油翠,山水相映,鸟语莺啼。水产资源极其丰富,水下游鱼成群,水上野鸟戏水。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已和谐相融,交相辉映。绿地林荫,卵石小径,苍鹰振翅,岸边观水长廊,扶手古色古香,好一番景致。饶塘水库风景区景点有登山远眺,电站,溢洪道,观水长廊,思源亭……

  新建的尧塘村水库总库容为644万方,属小(一)型水利工程,水量充足,水质优良,经卫生部门检测,符合饮用水水质要求。该工程投资大约7000多万元,每天可供水5万吨,可以解决2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该工程已于xx年8月竣工)

  三天的乡村文化调研活动,带给我太多欣喜,太多震撼,那种奇妙的感觉至今还回味无穷……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平江三市镇,景色优美,百鸟争鸣,花香四溢,人杰地灵,一片欣欣向荣,永远祝福你!

农村文化活动通知范文

  农村文化活动通知范文【篇一】

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

  为了进一步规范农村文化礼堂的“五有”标准,加强“四型”建设,完善文化功能,努力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成为农村文化活动阵地、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着力打造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经研究,决定建立农村文化礼堂“送文化,种文化”活动制度。

  一、活动主旨

  按照“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定位,农村文化礼堂以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内容建设为核心,以文化活动为支撑,确保农村文化礼堂长效作用的发挥。在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开放后,充分利用文化礼堂平台,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根据群众需求,组织开展公共文化配送、文化艺术培训、乡村文艺汇演、传统民俗文化等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送文化,种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吸引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增强农民群众对文化礼堂的亲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农村文化礼堂的常态化开放和可持续发展。

  二、组织机构

  统筹协调单位:县委宣传部

  组织实施单位:县文广新局

  配合协同单位:县文联、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点相关乡镇(街道)及行政村

  三、实施方式

  (一)“送文化”活动

  1.送戏、送电影:组织开展重要节庆(如春节)、重要节点(如文化礼堂竣工)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根据群众需求,每年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点开展送戏、送电影活动。实施单位为县文化馆、乡镇文化中心站、县电影公司。

  2.送讲座、送展览:组织开展文学、摄影、美术、书法等文化艺术讲座,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讲座、文明上网快乐阅读知识等专题讲座活动;组织开展非遗展览、摄影、美术、书法等文艺作品展览活动。每年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点送讲座或送展览不少于两次。实施单位为县文联、县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县图书馆。

  3.送图书、送器材:根据需求,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点配送必要的图书、音响、健身路径等活动器材,为当地农民群众开展各项文体娱乐活动提供基础保障。实施单位为县文广新局、县图书馆、县体育中心。

  4.民间文艺团体送戏演出:充分发挥民间文艺家协会、戏曲家协会等协会专长,编排特色文艺节目,以文艺小分队的形式,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点开展送戏演出活动。实施单位为县文联及其直属协会。

  5.结合省委宣传部“千镇万村种文化”、省文化馆“耕山播海”、市文广新局“绿谷风”大篷车送文化等省市文化下基层活动,积极联系上级部门,将高水平的文艺演出、文化技能培训送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点。活动联系单位为县文化馆。

  (二)“种文化”活动

  1.组织开展全县性的广场舞大赛、农村文艺汇演等群众文化活动,为农民群众搭建文化参与、文化创作和文化展示的平台,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组织各类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每年组织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不少于一次。实施单位为县文广新局、县文化馆。

  2.以农村文化礼堂为平台,结合传统节日和重大节庆,协助乡镇(街道)、行政村,组织开展农民文化节、文艺汇演、春节晚会、元宵灯会、传统民俗、农民运动会等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活动中注重民间特色文化的传承和提升。实施单位为乡镇(街道)、行政村,协助单位为县文化馆、县体育中心、乡镇文化中心站。

  3.持续实施农村文化体育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广场舞、健身秧歌、军鼓、腰鼓等大型文体活动技能培训,适时组织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员培训,为基层培育群众文艺骨干和活动带头人。实施单位为县文化馆、乡镇文化中心站。

  4.利用农村文化礼堂,组织开展群众文体队伍展示展演活动(如广场舞展示、军鼓比赛等),根据当地农民群众需求,不定期组织开展广场舞、军鼓、腰鼓、小戏小品等文化技能培训活动。实施单位为各乡镇文化中心站。

  5.组织文联各直属文艺家协会深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点,协助当地策划开展常态性、有特色、受欢迎的群众文艺活动;不定期组织会员开展采风创作,吸引群众参与,形成良好互动,共同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展示当地人文精神风貌。实施单位为县文联。

  6.县文广新局、文联等部门,特别是文化指导员,要在为农村文化礼堂提供文化活动指导的同时,挖掘文化礼堂建设村的特色文化活动,策划节目,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不断激发群众文化活动积极主动性。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联系

  “送文化,种文化”活动主要实施方式为根据农民群众需求提供“菜单式”服务。县文广新局、县文联要加强与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点的联系,各有关乡镇(街道)、行政村也应加强和以上部门的沟通联系,提出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牵头或配合组织开展群众喜爱的“送文化,种文化”活动,同时做好统筹、协调、安全等工作,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建立机制

  建立文艺家协会联系农村文化礼堂制度、文化指导员联系农村文化礼堂制度两个制度,促进文化礼堂活动持续开展。一是发挥文艺家协会文艺人才专长,以各协会定点联系农村文化礼堂创建村的方式,建立文艺家协会联系农村文化礼堂制度,指导帮助当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和活动开展。二是发挥文化部门职能优势,以属地指导管理为原则,建立以乡镇文化中心站文化员为主的`文化指导员队伍,指导农村文化礼堂开展各项文体活动。

  农村文化活动通知范文【篇二】

  元宵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为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进一步发挥农村文化礼堂的传承功能,打造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根据“安全、节俭、分散、便民”的要求,决定于201x年元宵佳节之际,举办“家家户户闹元宵文化礼堂赏花灯”xx区201x年农村文化礼堂元宵灯会活动。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共xx区委宣传部

  xx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承办单位:运河街道、乔司街道、塘栖镇、崇贤街道、xx街道、闲林街道、仓前街道、中泰街道、良渚街道、仁和街道、瓶窑镇、径山镇、黄湖镇、鸬鸟镇、百丈镇及全区农村文化礼堂。

  二、活动时间

  201x年2月21日-23日(农历正月十四至十六)

  有关镇、街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适当提前或延长亮灯时间

  三、活动地点

  有关镇、街道农村文化礼堂

  四、活动内容

  1.有关镇、街道重点推出一个农村文化礼堂,作为元宵灯会主会场,并开展趣味活动。该农村文化礼堂应设主题灯1个,并要求每个家庭自己制作或提供一盏花灯集中展出。同时鼓励社会力量踊跃参与,营造喜庆热烈的节日氛围。

  2.其他农村文化礼堂可结合实际采取小型、分散的形式,举办形式多样的灯会活动。

  3.主办单位组成评委会对15个镇、街道元宵灯会主会场开展评比,评选出优秀文化礼堂灯会奖若干个,根据评比等次,给予每个文化礼堂3-8万元的补助奖励。

  五、活动要求

  1.文化礼堂灯会必须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向上,传递正能量。灯区布置喜庆祥和、氛围热烈、创意突出,观赏性强,具有地域特色。

  2.主会场趣味活动丰富多样,参与面广,群众满意度高。

  3.灯会活动方案齐全,组织严密,确保安全。

  六、职责分工

  (一)区委宣传部

  1.元宵灯会活动组织、策划、发动;

  2.元宵灯会活动的宣传报道;

  3.元宵灯会活动检查、评比;

  (二)区文广新局

  1.灯会活动组织、策划、发动;

  2.对灯会设计制作、布置进行业务指导;

  3.元宵灯会活动相关宣传报道;

  4.落实奖励补助资金;

  5.元宵灯会活动检查、评比;

  (三)镇街及文化礼堂村

  1.有关镇街为农村文化礼堂元宵灯会活动组织实施主体责任单位。重点推出的农村文化礼堂所在村制定元宵灯会活动方案报送至镇街文体服务中心审定,镇街将元宵灯会活动方案报送至区文广新局备案;

  2.落实好灯会活动经费,确保灯会活动顺利进行;

  3.落实重点推出农村文化礼堂场地,组织策划实施元宵灯会及开展文艺演出、猜谜、展览等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

  4.根据《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5号),承办单位有关镇街及农村文化礼堂应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并报送至当地派出所备案;

  5.确保元宵灯会活动的安全防范工作,加大巡查力量,必须安排专人值班,负责安保、防火、防盗、用电等相关安全工作;

  6.灯会活动期间,对农村文化礼堂灯会现场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把关;

  7.开展本地农村文化礼堂元宵灯会活动的宣传;

  8.灯会活动结束,报送总结、照片到区文广新局,为评比提供依据。

  七、其他事项

  请有关镇街文体服务中心在11月30日下午4:00前通过政务平台将本地农村文化礼堂元宵灯会活动方案报送至区文广新局文化业务科。

  联系人:罗xx

  联系电话:xx

  中共xx市xx区委宣传部

  xx市xx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5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