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名言日语原句
夏目漱石作品语录
1、一切安乐,无不来自困苦。《我是猫》
2、人生二十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三十而知明之多处暗也多,欢浓之处愁更重。
3、人哪,为了消磨时间,硬是鼓唇摇舌,笑那些并不可笑、乐那些并不可乐的事,此外便一无所长。《我是猫》
4、你或许为之惊诧,但我至今仍这样深信不疑,深信真正的爱同宗教信仰没有什么不同。《心》
5、这个世界对平时的他来说是遥远的“过去”,但它又带着在紧急关头必然变成“现在”的性质。《路边草》
6、普天之下,哪怕有一个也好,必须寻找出能俘获自己这颗心的伟大的东西,美丽的东西,或是慈祥的东西.《春分之后》
7、如果脏了还用,就莫不如一开始就用带颜色的。白的就要纯白才行。《心》
8、如果我以对待亡友那样的善良之心在妻面前陈词忏悔,妻肯定流着欢喜的泪水原谅我的罪过。我所以未能做到,并非由于我有利己的打算,只是我不忍心给妻的记忆抹上一个黑斑。在纯白色的物品上毫不留情地甩上一滴黑墨,这对我是极大的痛苦。
9、“你呢,只知道思索。正因为光思索,所以头脑里的世界同现实中的世界各自存在着。你忍受着这种极不调和的现象,无形中已是你的一大失败了,对不对?若问何以见得,你可以想想,我把那种不调和的现象披露出来,你却把它压在里面。正因为我把它披露在外,所以我真正失败的次数会减少些。但是现在我是受你笑话,我却不能笑你,哦,不,尽管我很想笑你,但社会一定认为我是不能笑你的吧。”
10、但你是认为世间存在坏人的吧?世人不会有像是从坏人模子里铸出来的坏人。平时都是好人,至少是普通人,而到了关键时刻,就摇身变成坏人,所以也才可怕。大意不得的。《心》
11、作为人的经验的一部分,我的过去除了我无任何人可以讲述。所以将其忠实留下来的我这个努力,在了解人上面,无论对你还是对其他人,我想大概都不是徒劳的。《心》
12、我倒希望你永远对我报复。这是我的真意。我今天之所以这样把你找来,特地向你直抒胸臆,其实我也只能认为是受你报复的一个内容。为此,我等于是犯下了带有社会性质的罪。但我既然生而为这样的人,犯罪对我来说,是很自然的。我即使对社会犯了罪,能够在你面前表示忏悔,实在是心满意足了。我觉得人生的快乐无过于此。《后来的事》
13、我讨厌女人这时候笑。说是年轻女子共同特点倒也罢了,这小姐也是个为无聊小事笑个没完的女子。《心》
14、悲剧终于来临,我早就预测到悲剧迟早会来临,我却袖手旁观任其发展,因为我深知对于罪孽深重的人,只手单券根本无法阻挡她们的行为。因为我深知悲剧的伟大,才想让她们体会悲剧的伟大力量,让她们彻底洗涤横跨三代的罪孽。并非我冷漠,倘若我举起一只手即会失去只手,瞄一眼即会令只眼瞎掉。就算我失去只手和只眼,她们的罪孽依然不变。不仅不变,反而会逐日加深。我并非因恐惧而束手或者闭目。只是私下认为大自然的伟大制裁比人的手眼更亲切,能让人在眨眼间看清自己的真面目。《虞美人草》
15、但不论是一杯冰水还是一杯粗茶,之所以受人恩惠而佯作不知,是因为看重对方的人格,是表示对一个人的好感。把这种本来几文钱即可了结之事,存在心里暗暗感激,这是给予对方一种任凭多少钱也买不到的报答。尽管我无官无职,也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对你低头敬礼,应当认为是一种比几百万两金银都更为可贵的酬谢。《心》
16、在不知道事物真像之前,特别想知道它,而一旦知道了,反而也羡慕起以不知为荣的过去的那个时代,常常会痛悔成为现在的这个自己.《春分之后》
17、如果你记得从前曾跪在那人面前,这一回,你要把脚搁到他的头上去。我为了不受将来的侮辱,所以要拒绝今天的尊敬。我愿意忍受今天的我的寂寞,来代替忍受比今天更寂寞,未来的我的寂寞。《心》
18、发挥才智,则锋芒毕露;凭借感情,则流于世俗;坚持己见,则多方掣肘。总之,人世难居。《草枕》
19、世人褒贬,因时因地而不同,像我的眼珠一样变化多端。我的眼珠不过忽大忽小,而人间的评说却在颠倒黑白,颠倒黑白也无妨,因为事物本来就有两面和两头。只要抓住两头,对同一事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是人类通权达变的拿手好戏。《我是猫》
20、爱情建立在自以为具有被爱资格的自信上。但有人自以为具有被爱的资格,却没察觉自己缺乏爱别人的资格,这两项资格通常成反比,大胆标榜自己具有被爱资格的人,会逼迫对方牺牲一切。因为她们缺乏爱别人的资格。把灵魂献给美目盼兮者的男人必定会被吞噬,把性命托于巧笑倩兮者的男人必定会杀人。藤尾是丙午女。 藤尾只知道以我执为轴的爱,她从未想过这世上也存在着以对方为轴的爱。藤尾具有诗趣,但缺乏道义。《虞美人草》
21、“作为我,尽管屡屡品尝轻度失望,但又不想因此离开先生。或者不如说与此相反,每给不安摇撼一次,我就想往前跨进一步。我想,若在往前去,我所期望的东西就会迟早出现在眼前,让我心满意足……直到先生已经不在人世的今天才明白过来:先生原来就不讨厌我。先生对我不时流露的看似冷淡的态度和缺少人情味的话,其实用意并非要疏远我。那只是心灵遭受重创的先生向我发出的警告,警告企图接近自己的人立即止步,因为自己不是具有接近价值的人。看上去不理会别人好意的先生在蔑视他人之前,首先蔑视了自己。”《心》
22、英雄的兴亡,犹如过眼云烟。因为所谓英雄,很多场合是指那一时期的显赫人物,虽说一时名震遐迩,毕竟不过是个现实的人。因此,过了那个特定的时期,社会就渐渐地取消了他的英雄资格。在同俄国打仗的重要时刻,敢死队是了不起的,但是一进入和平修整时期,纵有一百个广濑中校也只能全算作十足的凡夫了。这就好比世人莫不互相讲现钱交往一样,社会对英雄也是讲现钱买卖的。所以这种偶像也经常在进行新陈代谢和生存竞争。有鉴于此,代助就没有一点儿要拜倒在英雄脚下的观念。如若其中有人欲成为不可一世的霸气凌人的好汉,看来,与其去凭借一时性的武力,倒不如以不烂的笔力去当英雄要稳妥得多,而报刊乃是这一事业中的典型代表。《后来的事》
23、耿直的人,即使和他吵架心里也痛快。《心》
24、往日跪在其人脚前的记忆,必使你下一步骑在其人头上。我之所以摒弃今天的尊敬,是为了明天不受侮辱;之所以忍耐今天的寂寞,是为了明天不忍受更大的寂寞。生活在充满自立、独立、自我的现代的我们,作为代价恐怕人人都必须品尝这种寂寞。《心》
25、人不是为某种目的而降临人世的`;与此相反,是人出生后才产生某种目的的;如果一开始就把某种客观性的目的安到人的身上,这不啻是在人出生后就夺取了他的自由;所以一个人的目的必须由降临人世者本人自己来确立,不过这位本人——不管是谁——绝不能随意确立自己的目的,因为一个人存在于人世的目的,就同他存在于人世的过程一样,实际上是等于向天下公开了的。《后来的事》
26、在这种难以捉摸的绚丽色调的硬照下,代助不能不想到三千代。他仿佛觉得自己及在那儿找到了一处安身之地。不过这安身之地并没有明显地在眼帘里映出来,无非是代助全部身心都感觉到它的存在而已。所以,代助不过是把对方作为一个完全符合自己主观情绪的对象,眼前浮现出一个完整的三千代,她的面貌、举止、语言、夫妇间的关系、病况和身份。《后来的事》
27、他平时读西方国家的小说时,总为小说里出现的男女情话过分露骨、过分放肆和过分直来直去的浓厚韵味而惊叹。代助认为,读原文的话看,这些趣味还勉强可以,但不适宜译为日文。《后来的事》
28、合乎天意却违背人意的恋情,往往是在恋人殉情后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后来的事》
29、与其费尽心机去吧镀金的东西冒充成真金,还不如在黄铜就是黄铜的情况下,去忍受人们对黄铜应有的蔑视来得自在。......,大凡受过相当教育的人,无不像块纯金。但是,当代助直接目睹那些人的真面目后,才猛然醒悟是自己枉抛心力了。《后来的事》
30、平冈好像是在有意拒绝别人的同情。他是在表示一种“孤立行世给你们瞧瞧”的执拗呢?还是领悟到只有这样才是现时社会的真面目呢?反正两者有其一。
夏目漱石作品的读后感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夏目漱石作品的读后感,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夏目漱石作品的读后感【1】
不同于看夏目漱石的《门》那样拖沓,这本《后来的事》我只花了五天看完了。小说讲的是家境殷实的整日“无所事事”的富家公子代助见到了三年未见的好朋友平冈和他的妻子三千代后激起了昔日对三千代的爱恋和对如今生活不尽人意的三千代的怜惜,随着对三千代感情的逐渐发展他终于决心解救三千代与她结合而被亲人和朋友所弃的故事。我读罢全书,感触颇深,感觉还有必要写下我对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的浅见。
男主人公代助不是一个人们刻板印象里的整日游手好闲的富二代,这是我对这个人物最根本的认知。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我们暂且不说他的思想的正确性,不可否认的是他乐于思考,当然前提条件是他不愁吃穿,虽然没有工作但是每个月他的父亲都会给他生活费。在不用像普通人一样辛勤劳动就能吃饱饭并且能过有情操的生活的前提下,他每天思考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事物他有自己的看法和原则,最后也正因为他遵从了自己的不背弃“自然”的原则,而做出了不被社会所容忍的行为。他对事物的看法中对我而言印象最深刻有两个:第一个是他说“为吃饭活命而干的职业,很难有什么诚实可言”,以吃饭为目的,将劳动作为手段的劳动是“堕落的劳动”,人应该找自己感兴趣的事作为职业,而不能因为面包而放弃了自己的本心,他认为做一件事的目的就应该是这件事本身而不能是其他事,不然就是本末倒置了;第二个观点是“与其费尽心机去把镀金的东西冒充成真金,还不如在黄铜就是黄铜的情况下,去忍受人们对黄铜应有的蔑视来得自在”。其实这两种观点都贯彻了他的那一个原则,这是他思想中最根本的东西,那就是“自然”。他希望能遵从自己的本心而不被世俗的欲念所扰,那是他理想中的“自然”。当然你可以说他的这些想法是理想主义,不切实际,是一个富家子弟不知道生活艰辛时的臆想,但是对于一个富家子弟他本就无需考虑这些物质上的烦扰,他是可以做到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作为职业的,而且当他明知道自己如果一意孤行和三千代在一起的话他肯定就会失去家人的经济资助时他还是怀着对三千代强烈的责任感决意去和父亲坦白,去找工作,这就说明他是真的相信自己的做法是对的,相信自己应该回归到他的.“自然”的。是理想主义又怎样,只要人在其中得到了想要的幸福和快乐就足够了,这总比那些屈服于现实整日昧着良心做事的生活要好吧。
所以对于代助这个人,我还是觉得他足够强大,虽然以前他很懦弱,浑浑噩噩,但是在爱情这件事上他表现出了很多世俗上所谓的伟大人物都比不上的勇气。他为了三千代的幸福,能够承当起当初自己犯下的错误所带来的对他思想上的惩罚,能够放弃自己本来殷实的生活(如果他答应娶父亲要他娶的姑娘的话),能够忍受来自整个社会对他的唾弃,能做到这些的人你还能说他是个简单的庸人吗?
夏目漱石的爱情三部曲里的第三部《门》讲的是男主人公宗助和朋友的妻子阿米结合受到社会唾弃而隐居过着平静而拮据的生活的故事,这很像《后来的事》的后续,但《门》在人物上的设定和《后来的事》又没有联系,但是也可以通过《门》来窥见代助和三千代以后的生活的大致的模样,平静而拮据,虽然在物质上不能像以前那样安稳,在心理上也会有负疚于人的痛苦,但是能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这种生活虽然苦涩,但焉能说它不幸福呢?
这部作品让我感触颇深的一个原因可能是我现在正处于的状态是很像没有再和三千代相见前的代助的,由于在读书,吃喝是不愁的,整日也喜欢思考一些事情,在思想上我很有代助那种理想主义倾向,所以对我而言这部小说的代入感是很强的,我多希望在我遇到符合我的“自然”的人和事的时候也能像代助一样勇敢地站出来,爱我爱的人,追求我向往的事。代助的爱情,在我看来,不是悲剧。
夏目漱石作品的读后感【2】
一、夏目漱石的文学观探源
“他本位”与“自我本位”都是一种偏近的形式,立言必先立志,而“志”含于人格之内,最重要的不是两种形式的转变而是类似于一种觉悟,认为“本位”意识事实上就是个人在整个世界中的确定位置。一个人可以读与定很多书却没有一本书是属于他的,从那些庞杂的书籍中他得到的是一种人生结构而非停留于表象上的经验知识;他在读书过程中随时拿“本位”意识与“书本”意识相比较互立批判性,杂而乱,乱且深刻。对于严重性而言,“神经衰弱”是脑力劳动不得不承认得一种局限。
一个人领悟作品有局限,作者写他自己的作品有局限,了解一本书的思想不同于其结构与形式,失去灵活性的东西可以再生,失去了语言魅力与文词狭隘性的事物却只有死去。
既然必须承担一种命运,就需要在命运之外另辟一块天地,后者独立于复杂的人世而存在,如同心灵扩张形成身体的轮廓,而我们逡游于两种空洞的夹缝之外。
二、夏目漱石小说的思想内涵
既然心是一面镜子,就无所谓光与影的反驳与互噬,究竟印蚀在人心与身体上的痕迹属于哪种东西,充满了后世所惯用词汇的混乱、杂质以及沉淀意义。心是一个复杂的统构体,当别人看到它的阴影时也正是它不愿在孤寂中死去之时,阴暗的角落里从未响起过“速死”或自杀的念头,一切都被逼迫,一切因而显得顺理成章。一个人的记忆已远非昨天之回忆,他不可能在时间上将岁月撕碎成一块一块还要平静地让他人去欣赏,不过是一个影子为另一个影子遮阴,他们突然认定了一个现实,心,就是所谓的灵魂的坟墓,没有这种东西的搅扰,大概生命就是一个石头一个石头接着掷下去,毫无等待的玄机与仰视的味道。批判一个人,是批判几本书,假如这些文字诚如他心中所思所想所做,假如时间的变化不会影响书中自语者的逻辑与理念,他与这“自在者”共同达成了“自语”的毛病,企图在人间留下点痕迹,所谓被安静所遮蔽的痕迹。心是一个遮阳物,语义双关,越是罪恶的东西越要离它更近,以沾染最后的光芒以初缺自我肉体上的毁伤与自残,语意是产生歧义的源头,文字是毫无因果性的框架,自语者是其中忘我的人,突然有时面对一个颇为庞大的自然便吃不消,不可能以狭窄的心之境界去承载,大概只留一个角去补满自然的亏损;诚如一件旧物,连倾刻被粉碎的时机都没有。死亡突然活着,是灵魂与人生相互拮抗的过程,一个爱慕你的伟大,一个虚艳你的渺小,全部化成婆娑之影,进入泡沫之幻。
三、夏目漱石小说的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是种被动的存在,无论其性格多么清晰,都是难以构成主体世界平面人物,缺乏思维上的深刻与事实性;虽真诚而距离最终的结果太远,始终无法临摹和达到精神上的灵巧境界。
四、夏目漱石小说的叙事特色
真正的文字要写得不像文字,将小说看成一种纯粹之构思,与现实世界过分偏离而不能作为简易的指路工具。文字的力量总是出现于它被解释以后,只存于作者构思的一瞬间,一旦它的生命周期结束所谓思想也就成了坚硬和封闭的死物,在它所繁衍的众多形式与符号当中取得较短距的谅解。
夏目漱石作品的读后感【3】
往日跪在其人脚前的记忆,必使你下一步骑在其人头上。 我之所以摒弃今天的尊敬,是为了明天不受侮辱;之所以忍耐今天的寂寞,是为了明天不忍受更大的寂寞。 生活在充满自立、独立、自我的现代的我们,作为代价恐怕人人都必须品尝这种寂寞。
如果脏了还用,就莫不如一开始就用带颜色的。白的就要纯白才行。
但你是认为世间存在坏人的吧?世人不会有像是葱坏人模子里铸出来的坏人。平时都是好人,至少是普通人,而到了关键时刻,就摇身变成坏人,所以也才可怕。大意不得的。 钱!一看见钱,任何正人君子都马上变成坏人!
看完《心》以后,一直有种沉重的感觉,评价中说,《心》是对利己主义的批判,而我似乎在先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利己主义,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词语,而生在这世界上,有谁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呢?按照古代的“人之初,性本善”学说,在人们生下来的时候,不知道世界上有这么多的黑暗和苦难,他们光明、开心地加入到人类大家庭中,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过孤独、寂寞和背叛,原本的阳光之心不由得封闭起来,阴冷犹如月光,先生生性敏感,但是使他变得更敏感甚至不相信人性的就是他的叔父,为了自己对金钱的欲望而背叛自己的侄子,背叛自己死去的兄弟。在遭受了家人的背叛之后,你怎么还能让一个父母双亡、孤身在这世上的少年再相信人的善良呢?对房东夫人和小姐的防范,其本质是害怕受到伤害。而当他发现小姐和k走到一起的时候,产生的也是一种深深的背叛感,小姐原本是想要嫁给他的,但是k出现了小姐的心意就转移了,这难道不是爱情上的背叛吗?爱情是美好的,也是痛苦的,你无法避免的爱上一个人,也无法阻止她去喜欢别人,在嫉妒心的作用下,他选择了背叛k而向房东夫人提亲。保护自己,没错啊,他虽然有点惭愧,但是也许保护自己才是最好的方法吧。但是k是个脆弱的少年,经历过失恋之后,他好不容易对人树立起的爱情和信任消失殆尽,随他的心一起死的是他的身体,从这个角度上说,k是个纯洁的人,有着强大的精神洁癖,他的世界是对外界封闭的,但是唯有小姐和先生走进了他的心里,当两者共同对他背叛,他再也承受不了,选择了离开。
当看完《天浴》的电影图解之后,我发誓再也不看这种让我心痛的文章和电影了,但还是不可避免的中招了,也许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完美,我们也不可能忽略所有的阴暗面,所能够做的唯有保持自己内心的干净与透明,使自己在这个灰暗的世界中,无畏地生存。
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作品中名言名句摘抄
1、如果你记得从前曾跪在那人面前,这一回,你要把脚搁到他的头上去。 我为了不受将来的侮辱,所以要拒绝今天的尊敬。 我愿意忍受今天的我的寂寞,来代替忍受比今天更寂寞,未来的我的寂寞。 ——夏目漱石 《心》
2、发挥才智,则锋芒毕露; 凭借感情,则流于世俗; 坚持己见,则多方掣肘。 总之,人世难居。 ——夏目漱石 《草枕》
3、一切安乐,无不来自困苦。 ——夏目漱石 《我是猫》
4、世人褒贬,因时因地而不同,像我的眼珠一样变化多端。我的眼珠不过忽大忽小,而人间的评说却在颠倒黑白,颠倒黑白也无妨,因为事物本来就有两面和两头。只要抓住两头,对同一事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是人类通权达变的拿手好戏。 ——夏目漱石 《我是猫》
5、人生二十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三十而知明之多处暗也多,欢浓之处愁更重。 ——夏目漱石
6、你或许为之惊诧,但我至今仍这样深信不疑,深信真正的爱同宗教信仰没有什么不同。 ——夏目漱石 《心》
7、人哪,为了消磨时间,硬是鼓唇摇舌,笑那些并不可笑、乐那些并不可乐的事,此外便一无所长。 ——夏目漱石 《我是猫》
8、悲剧终于来临,我早就预测到悲剧迟早会来临,我却袖手旁观任其发展,因为我深知对于罪孽深重的人,只手单券根本无法阻挡她们的行为。因为我深知悲剧的伟大,才想让她们体会悲剧的伟大力量,让她们彻底洗涤横跨三代的罪孽。并非我冷漠,倘若我举起一只手即会失去只手,瞄一眼即会令只眼瞎掉。就算我失去只手和只眼,她们的罪孽依然不变。不仅不变,反而会逐日加深。我并非因恐惧而束手或者闭目。只是私下认为大自然的伟大制裁比人的手眼更亲切,能让人在眨眼间看清自己的真面目。——夏目漱石《虞美人草》
9、普天之下,哪怕有一个也好,必须寻找出能俘获自己这颗心的伟大的东西,美丽的东西,或是慈祥的东西. ——夏目漱石 《春分之后》
10、这个世界对平时的他来说是遥远的“过去”,但它又带着在紧急关头必然变成“现在”的性质。 ——夏目漱石 《路边草》
11、但不论是一杯冰水还是一杯粗茶,之所以受人恩惠而佯作不知,是因为看重对方的人格,是表示对一个人的好感。把这种本来几文钱即可了结之事,存在心里暗暗感激,这是给予对方一种任凭多少钱也买不到的报答。尽管我无官无职,也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对你低头敬礼,应当认为是一种比几百万两金银都更为可贵的酬谢。 ——夏目漱石 《心》
12、如果脏了还用,就莫不如一开始就用带颜色的。白的就要纯白才行。 ——夏目漱石 《心》
13、爱情建立在自以为具有被爱资格的自信上。但有人自以为具有被爱的资格,却没察觉自己缺乏爱别人的资格,这两项资格通常成反比,大胆标榜自己具有被爱资格的人,会逼迫对方牺牲一切。因为她们缺乏爱别人的资格。把灵魂献给美目盼兮者的男人必定会被吞噬,把性命托于巧笑倩兮者的男人必定会杀人。藤尾是丙午女。 藤尾只知道以我执为轴的爱,她从未想过这世上也存在着以对方为轴的爱。藤尾具有诗趣,但缺乏道义。 ——夏目漱石 《虞美人草》
14、在不知道事物真像之前,特别想知道它,而一旦知道了,反而也羡慕起以不知为荣的过去的那个时代,常常会痛悔成为现在的这个自己. ——夏目漱石 《春分之后》
15、英雄的兴亡,犹如过眼云烟。因为所谓英雄,很多场合是指那一时期的显赫人物,虽说一时名震遐迩,毕竟不过是个现实的人。因此,过了那个特定的时期,社会就渐渐地取消了他的英雄资格。在同俄国打仗的重要时刻,敢死队是了不起的,但是一进入和平修整时期,纵有一百个广濑中校也只能全算作十足的凡夫了。这就好比世人莫不互相讲现钱交往一样,社会对英雄也是讲现钱买卖的。所以这种偶像也经常在进行新陈代谢和生存竞争。有鉴于此,代助就没有一点儿要拜倒在英雄脚下的观念。如若其中有人欲成为不可一世的霸气凌人的好汉,看来,与其去凭借一时性的武力,倒不如以不烂的笔力去当英雄要稳妥得多,而报刊乃是这一事业中的典型代表。 ——夏目漱石 《后来的事》
16、“作为我,尽管屡屡品尝轻度失望,但又不想因此离开先生。或者不如说与此相反,每给不安摇撼一次,我就想往前跨进一步。我想,若在往前去,我所期望的东西就会迟早出现在眼前,让我心满意足……直到先生已经不在人世的今天才明白过来:先生原来就不讨厌我。先生对我不时流露的看似冷淡的态度和缺少人情味的话,其实用意并非要疏远我。那只是心灵遭受重创的先生向我发出的警告,警告企图接近自己的人立即止步,因为自己不是具有接近价值的人。看上去不理会别人好意的先生在蔑视他人之前,首先蔑视了自己。” ——夏目漱石 《心》
17、往日跪在其人脚前的记忆,必使你下一步骑在其人头上。 我之所以摒弃今天的尊敬,是为了明天不受侮辱;之所以忍耐今天的寂寞,是为了明天不忍受更大的寂寞。 生活在充满自立、独立、自我的现代的我们,作为代价恐怕人人都必须品尝这种寂寞。 ——夏目漱石 《心》
18、但你是认为世间存在坏人的吧?世人不会有像是从坏人模子里铸出来的坏人。平时都是好人,至少是普通人,而到了关键时刻,就摇身变成坏人,所以也才可怕。大意不得的。 ——夏目漱石 《心》
19、人不是为某种目的而降临人世的;与此相反,是人出生后才产生某种目的的;( 闪$点情 话网)如果一开始就把某种客观性的目的安到人的身上,这不啻是在人出生后就夺取了他的自由;所以一个人的目的必须由降临人世者本人自己来确立,不过这位本人——不管是谁——绝不能随意确立自己的目的,因为一个人存在于人世的目的,就同他存在于人世的过程一样,实际上是等于向天下公开了的。 ——夏目漱石 《后来的事》
20、耿直的人,即使和他吵架心里也痛快。 ——夏目漱石 《心》
21、得来不易的机会,会让所有的动物去做原来不喜欢做的事。 ——夏目漱石 《我是猫》
22、“九月见。”先生道。 寒暄完毕,我迈步走向格子门外。房门与院门之间有一株郁郁葱葱的丹桂树,像要挡住我去路似的在夜幕下张开枝叶。我望着覆盖黑魆魆叶片的树梢走了两三步,想像它在秋日里的花朵和馨香。我将先生家的房子和这株丹桂树记在了一起,似乎二者从不曾在我心中分开。在我刚好站在树前想象今年秋天再度跨进先生家门的情景时,从格子门射出的灯光倏然熄了。看样子先生夫妇进到里边去了。我一个人来到黑乎乎的院外。 ——夏目漱石 《心》
23、“你呢,只知道思索。正因为光思索,所以头脑里的世界同现实中的世界各自存在着。你忍受着这种极不调和的现象,无形中已是你的一大失败了,对不对?若问何以见得,你可以想想,我把那种不调和的现象披露出来,你却把它压在里面。正因为我把它披露在外,所以我真正失败的次数会减少些。但是现在我是受你笑话,我却不能笑你,哦,不,尽管我很想笑你,但社会一定认为我是不能笑你的吧。” ——夏目漱石 《后来的事》
24、他平时读西方国家的小说时,总为小说里出现的男女情话过分露骨、过分放肆和过分直来直去的浓厚韵味而惊叹。代助认为,读原文的话看,这些趣味还勉强可以,但不适宜译为日文。 ——夏目漱石 《后来的事》
25、“换句话来说就是:为吃饭活命而干的职业,很难有什么诚实可言。” “这同我的想法完全相反哪。我认为,正是吃饭活命这一动力在使人竭力地干活。” “竭力地干活也许不难,诚实地干活却不容易哪。若说为吃饭活命而干活,那么,吃饭活命同干活这二者中,哪一个是目的呢?” “当然是吃饭活命呀。” “按照这一逻辑,吃饭活命是目的,可见干活乃是一种手段,那么,势必造成去追求容易吃饱肚子的活儿干。这样的话,干什么活以及怎么干就都不在乎了,一句话,只要能获得面包就行。你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既然劳动在内容、方向以至顺序上无一不受到其他因素的牵制,这种劳动就是堕落的劳动。” ——夏目漱石 《后来的事》
26、今晚月色真美 ——夏目漱石
27、“我是失败了,但失败了还得干。我打算继续干下去。看到我的失败,你在笑了。哦,即使没笑,反正同笑是殊途同归的,所以大可不必咬文嚼字。......我呢,我要用我的意志来影响现实社会的发展,我一定要在这个现实社会中找到确凿是为我意志所左右的产物——哪怕是一丁点儿——否则我就无法生活下去。我认为这就是我这个人存在的价值。......你可以想想,我把那种不调和的现象披露出来,你却把它压在里面。正因为我把它披露在外,所以我真正失败的次数会减少些。......哦,不,尽管我很想笑你,但社会一定认为我是不能笑你的吧。” ——夏目漱石 《后来的事》
28、我倒希望你永远对我报复。这是我的`真意。我今天之所以这样把你找来,特地向你直抒胸臆,其实我也只能认为是受你报复的一个内容。为此,我等于是犯下了带有社会性质的罪。但我既然生而为这样的人,犯罪对我来说,是很自然的。我即使对社会犯了罪,能够在你面前表示忏悔,实在是心满意足了。我觉得人生的快乐无过于此。 ——夏目漱石 《后来的事》
29、我感到人这东西真是脆弱,生下来便带有无可奈何的脆弱,不堪一击。 ——夏目漱石 《心》
30、作为人的经验的一部分,我的过去除了我无任何人可以讲述。所以将其忠实留下来的我这个努力,在了解人上面,无论对你还是对其他人,我想大概都不是徒劳的。 ——夏目漱石 《心》
31、代助从这一条根本道理出发,把自己本来的活动看作自己本来的目的。……凡是抱着某种属于自己的活动之外的目的来活动的,就是堕落的活动。由此可见,凡是以权宜之计的态度来统制自己的整个活动的,不啻是自己在毁坏自己存在于世的目的。 所以一直到现在,代助每次在脑子里产生嗜望时,他就把获得这些嗜望看作自己生存的目的。……一言蔽之,代助是把通常所谓无目的性的行为作为目的来活动的。而代助觉得,从不虚伪这一点上来衡量,自己的这种做法是最有道德的。 ——夏目漱石《后来的事》
32、与其费尽心机去吧镀金的东西冒充成真金,还不如在黄铜就是黄铜的情况下,去忍受人们对黄铜应有的蔑视来得自在。......,大凡受过相当教育的人,无不像块纯金。但是,当代助直接目睹那些人的真面目后,才猛然醒悟是自己枉抛心力了。 ——夏目漱石 《后来的事》
33、在这种难以捉摸的绚丽色调的硬照下,代助不能不想到三千代。他仿佛觉得自己及在那儿找到了一处安身之地。不过这安身之地并没有明显地在眼帘里映出来,无非是代助全部身心都感觉到它的存在而已。所以,代助不过是把对方作为一个完全符合自己主观情绪的对象,眼前浮现出一个完整的三千代,她的面貌、举止、语言、夫妇间的关系、病况和身份。 ——夏目漱石 《后来的事》
34、合乎天意却违背人意的恋情,往往是在恋人殉情后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 ——夏目漱石 《后来的事》
35、如果我以对待亡友那样的善良之心在妻面前陈词忏悔,妻肯定流着欢喜的泪水原谅我的罪过。我所以未能做到,并非由于我有利己的打算,只是我不忍心给妻的记忆抹上一个黑斑。在纯白色的物品上毫不留情地甩上一滴黑墨,这对我是极大的痛苦。 ——夏目漱石 《心》
36、我讨厌女人这时候笑。说是年轻女子共同特点倒也罢了,这小姐也是个为无聊小事笑个没完的女子。 ——夏目漱石 《心》
37、"夏目漱石当英语老师时让学生翻译英语短文中男女主角月下散步时男主情不自禁说出的”I love you”,学生译成「我君ヲ爱ス」,夏目指出「日本人怎可能将那种台词说出口。翻译成『月が绮丽ですね(月色真美啊)』已足以传达」今夜月色真美。 ——夏目漱石"
38、今晚夜色很美。(含蓄的表达我爱你) ——夏目漱石
39、不,平冈好像是在有意拒绝别人的同情。他是在表示一种“孤立行世给你们瞧瞧”的执拗呢?还是领悟到只有这样才是现时社会的真面目呢?反正两者有其一。 ——夏目漱石 《后来的事》
夏目漱石《心》的读后感
A男,人物关系有叔父、父母。
A男的父母双亡,与叔父关系搞僵,遂变卖剩余家产,独自一人在东京读书。
B男,人物关系有生父母、养父母。
B男的生父是和尚,将其过继给医生身份的养父,养父资助其学医,B男叛逆,背着养父,用资金学自己爱好专业,当B男向养父母坦白后,关系破裂,生父母偿还养父母资助学费后,与B男关系断裂。
书中有大段文字描写几名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包含对待他人的感情和因为没有及时说明的自己心意,产生的懊悔之情。
背景故事发生在A男、B男之间。
B男因懦弱无能选择自杀;
A男对B男之死自责自杀。
换作现代,A男用计谋获得想要的,是成功人士,B男因犹豫徘徊不定,失去心中所爱,最终选择自杀,结束一生,是个彻头彻尾的loser。
A男如愿与小姐结婚,随着小姐母亲病逝,B男自杀事件的知情者,除了A男,都已过世,但A男仍旧无法心安。最后,留下不知情的妻子一人,独活于世。
对于A男来说:
人的内心的秘密无法因时间流逝被消化包容?人的良心竟会发挥如此大的作用?良心会督促你舍去当下的幸福,用生命弥补之前犯下的罪过?
对于B男来说:
B男曾直言自己为了“道”,一切皆可牺牲。B男终究无法单纯地行走在自己修行的“道”上,那种通过折磨肉体来达到打磨精神的修行,算是旧道德对于人心的束缚吗?
B男太过完美主义的自我极端要求,心智无法匹配这种严苛的自我设定。
人总是孤独的,B男何至于因为自己的懦弱无能、前途无望选择自杀呢?
B男是否在行走于“修行之道”的.过程中,动摇了,认为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也是一种“道”——“入世之道”,是可以选择的。却在A男言辞激将下,复而无奈重返严苛的“修行之道”,内心实际上已开始向往相反的“入世之道”,在得知“入世之道”被A男拦截,自己又无法安心修行,当左右都无望时,产生了一张自我绝望,选择自杀这种血腥的方式来祭奠那个被高度抽象化的“道”。
因为B男的死,A男受到影响,A男因对B男之死怀有愧疚,选择自杀。
A男寄送书信给作者,坦白内心不安与挣扎,即使有人可以倾诉,也无法抹去曾经犯下罪过的痕迹,最终也选择用死来获得解脱。
利己之心终究输给了道义之心,利己之心终究是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