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繁星中文网!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 名言

陈寿关于读书的名言

2023-03-06 23:25繁星中文网

陈寿关于读书的名言

陈寿名言

  1、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旋踵者机也——陈寿《三国志》

  2、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陈寿《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3、一日无书,百世荒无。——陈寿

  4、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陈寿《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陈寿《三国志 魏志 王肃传》

  6、街谈巷说,必有可采。——陈寿《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

  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8、士有百行,以德为首。——陈寿《三国志》()

  9、冲锋之势,有进无退!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月华如水,清汉如灯,弹刀清啸,饮血归鞘;沙土扬扬,黄云漫漫,战马奔驰,乱箭穿杨;安知男儿归何处?马革裹尸死沙场!漆夜无星,烛光无泪,提杯问盏,醉解千愁 ;霏霏雨雪,瑟瑟寒风,刀舞长空,枪出如龙,安知男儿奔何方?擂擂战鼓夺城池,一曲终,胡不见君哭。——陈寿《三国志》

  10、喜不可纵有罪,怒不可戳无辜。——陈寿

陈寿的名言集锦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战捷之后,常苦轻敌。

  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爱好文雅,广延诗赋,以知得失。

  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

  非常之事,何得因循。

  夫与民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民共有其忧者,人必拯其危。

  纲范万度,永垂不朽。

  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国之有民,犹水之有舟,停则以安,扰则以危。

  海以合流为大,君子以博识为弘。

  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旋踵者机也。

  生有七尺多,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

  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而发。

  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

  为国者,以民为基。

  喜不可纵有罪,怒不可戳无辜。

  以仁为富,以义为贵。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志正则众邪不生,心静则众事不躁,思虑审定则教令不烦,亲用忠良则远近协服。故知和远在身,定众在心。

  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

  要言不烦也。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人谁不死?死国,忠义之大者。

  挟天子以令诸侯,四海可指麾而定。

  机权多门,是纷乱之原也。

  求贤如饥渴,受谏而不厌。

  兴国之君乐闻其过,荒乱之主乐闻其誉。

  集众思广忠益。

  知人善察,难眩以伪。

  吏多民烦,俗以之弊。

  不以人所短弃其所长。

  非成业难,得贤难;非得贤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任之难。

  仇雠有善,不得不举;亲戚有恶,不得不诛。

  不求备于一人。

  用人无疑,唯才所宜。

  凿石索玉,剖蚌求珠。

  广农为务,俭用为资,夫农广则答积,俭用则财畜。

陈寿诗词名句

  1、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2、喜不可纵有罪,怒不可戳无辜。

  3、人谁不死?死国,忠义之大者。

  4、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5、及溺呼船,悔之无及

  6、国之有民,犹水之有舟,停则以安,扰则以危。

  7、非成业难,而得贤难。非得贤难,而用之难。非用之难,而任之难!

  8、爱好文雅,广延诗赋,以知得失。

  9、顾君不言,言必有中。

  10、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旋踵者机也

  11、一日无书,百世荒无。

  12、喜不可纵有罪,怒不可戳无辜。

  13、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

  14、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15、凿石索玉,剖蚌求珠。

  16、兵者,以诈立,以利动。

  17、爱好文雅,广延诗赋,以知得失。

  18、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19、不求备于一人。

  20、曹氏自好立贱,未有能以义举者也。然后职内事,君听外政,其道相由而成;苟不能以善始,未有能令终者也,殆必由此亡国丧矣!

陈寿拜师的名人故事

  陈寿,字承祚,出生于公元233年,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县北)人。他就是我国史学宝库“二十四史”中《三国志》的作者。

  晋书说陈寿:“少好学,师事同郡谯周。”意思是说,陈寿小的时候很爱学习,老师就是他的同乡谯周。本文所要叙述的,就是他拜谯周为师过程中的一个故事。

  陈寿小时候很聪明,对学习也勤奋刻苦。父亲见他幼而好学,学有成效,还专门为他请了家庭教师。他在年仅十岁的时候,就能写出词句优美而又十分得体的文章来了。到十多岁的时候,便读完了家中所有的藏书,连父亲为他请来的老师,也因无法教他,而主动辞职回家了。

  不久,父亲又要为他请一位家庭教师,他没有同意。因为他听说县城西有一位叫谯周的学者,很有学问,便想去拜他为师。父亲说:“听说谯周收弟子条件苛刻,未必肯收你为弟子。”

  陈寿道:“我会有办法的。”

  于是,陈寿收拾了简单的'行李,独自一人步行三十余里,来到了谯周家。

  谯周见他个子矮小,身体瘦弱,问道:“你今年几岁了?”陈寿言:“十二岁了。”谯周摇了摇头说:“年龄太小,有什么文化基础?先回去读书,过几年再说吧!”

  陈寿一听让他回去,忙说:“先生,我年龄虽小,却早已读完了《诗》、《书》、《礼》和《左氏春秋》,您若不信,可当面测试!”

  谯周见陈寿口气虽大,但气色坦然,不像有假,便半信半疑。于是,他从陈寿点名的几种经书中找出了几个比较难的问题,让他回答。没想到陈寿不仅对答如流,且延伸释义,显得知识非常广博。谯周便高兴地收留了他。

  谯周精研六经,尤通书礼,还通天文,善辩才,是三国时蜀汉国内的著名学者。陈寿在他手下学习,深感其所授与众不同。自己过去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顿时迎刃而解。对于新学的知识,更觉讲授得体,分析精辟,使他觉得十分解渴,越发激起了他刻苦学习的自觉性。谯周见陈寿对于自己所授的知识理解深透,掌握牢固,每次考试,年龄虽最小,成绩却名列榜首,因此,对他特别喜爱。

  一晃几年过去,陈寿在学业上把谯周的上百个弟子,远远地抛在了后边。

  后来,当陈寿学习毕业时,谯周曾十分激动地对友人说:“昔仲尼弟子三千人,贤者七十二人,而我今日弟子众多,虽然只出了一个陈寿,但我已心满意足。因为就他的才学而言,天下是很少有人能和他相提并论的。”

  陈寿毕业后,初事蜀汉,封观阁令史。入晋后,被司空张华举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补平阳侯相,后任御史治书。撰魏、蜀、吴《三国志》,凡六十五篇,广受时人称赞。又有著作《古国志》五十篇、《益都耆旧传》十篇、《蜀相诸葛亮集》等。